-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②、3′末端的产生和多聚腺苷酸化 ③、mRNA 内部的甲基化 主要是 N6 甲基腺嘌呤(m6A) ④、mRNA 前体的剪接 ——切除内含子,将外显子准确地连接起来 这是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 剪接需在拼接体形成之后才能进行,snRNA(U族 RNA)及几十种蛋白质参与此过程 6、RNA 复制 RNA 复制:RNA 指导下的 RNA 合成。 RNA 病毒: A、 一般 RNA病毒:以释放毒素的形式使宿主得病,在宿主体内增殖到一定程度后,使宿主细胞破裂死亡;B、致癌 RNA 病毒:能引起鸟类、哺乳类等动物白血病、肉瘤或其他肿瘤的病毒。这类病毒浸染细胞后可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RNA 复制酶催化反应的条件: 以 4 种 NTP 为底物、以 RNA 链为模板、需要二价金属离子(Mg2+ 或 Mn2+),聚合反应方向:5′→ 3′。 RNA 复制酶也叫 RNA 指导下的 RNA聚合酶或依赖与 RNA 的 RNA聚合酶。 7、逆转录作用(反向转录作用) RNA 指导下的 DNA 合成 ⑴、逆转录酶的发现 1970 年,美国:Temin 和 Baltimore 分别从致癌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该发现对前病毒学说是一有力支持——致癌 RNA 病毒的复制需经过一个 DNA 中间体(前病毒),此中间体可部分或全部整合到细胞 DNA 中,由此引起细胞恶性转化。 ⑵、逆转录酶的作用机理 逆转录酶是一个多功能的酶,具以下功能: 依赖于 RNA 的 DNA 聚合酶功能 核糖核酸酶 H(RNase H)的功能 依赖于 DNA 的 DNA 聚合酶功能 ①、逆转录酶催化 DNA 合成的反应 条件:模板(RNA)、dNTP、二价金属离子 (Mg2+ 或 Mn2+)、引物(tRNA) 合成方向: 5′→ 3′ 产物:DNA-RNA 杂交分子 ②、水解 RNA 病毒 病毒 RNA-DNA杂交分子 病毒 ss DNA 病毒 ds DNA——前病毒 ↓ ↓ ↓ ↓ 前病毒插入到宿主 DNA中 ③、合成 dsDNA ④、整合 ⑶、逆转录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修改并丰富了中心法则 有助于对 RNA 病毒致病机制的了解,并对防治肿瘤提供了重要线索和途径 经改造,可成为向细胞内引入外源遗传信息的有效工具,并由此促进了遗传工程的实现 ——Temin 和 Baltmore 于 1975 年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小结: 一、基本概念: 信息流、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有义链、冈崎片段、逆转录等等 二、核酸的合成 依赖于 DNA 的 DNA 聚合酶:复制 DNA 合成 依赖于 RNA 的 DNA 聚合酶:逆转录 依赖于 DNA 的 RNA 聚合酶:转录 RNA 合成 依赖于 RNA 的 RNA 聚合酶:复制 总结这四种酶催化反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生物大 分子合成的特点及合成过程 有关损伤修复、限制性内切酶、及转录后加工问题。 三、总结 DNA 病毒与 RNA 病毒的信息流动过程 1、 DNA 病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