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C-BB-3-GFPT的光纤通道长距传送方案-至顶网.doc

基于FC-BB-3-GFPT的光纤通道长距传送方案-至顶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FC-BB-3-GFPT的光纤通道长距传送方案-至顶网.doc

基于FC-BB-3-GFPT的光纤通道长距传送方案 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以可扩展性好、高带宽、通用性强及传输距离远等优点而成为存储区域网(SAN)的主流技术之一,速率已从1G、2G发展到4G、8G。近年来,企业的存储应用出现了急剧增长,公众对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多的认识。随着SAN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基于数据安全性的考虑,企业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或主、备数据中心很可能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因此,企业SAN应用也自然而然出现了存储扩展(Storage Extension)的需求,即在企业内部不同存储岛(SAN Island)之间传送数据的需求。 现有的FC长途传送方法 FC标准ANSI INCITS 404 FC-PI-2规定了1G、2G、和4G FC设备的光接口标准,可在850nm波段多模光纤中传输300米,或在1310nm波段单模光纤中传输10km。这两类接口比较适合校园大小的SAN的楼间或楼内连接。对于更远的FC连接,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通过已有的城域网(MAN,传送距离200km以上)或广域网(WAN,传送距离1000km以上)来传送FC信号。 图1:不同信用时2G FC在不同传送距离处出现了有效通量降低。 通过现有的MAN或WAN传送FC信号的传统办法有:可以直接把FC信号调制到波分复用(WDM)波长上,通过城域或长途波分复用设备来传送(可经过2R或3R再生),或者先通过ITU-T G.7041同步GFP-T封装然后通过虚级联或相邻级联映射入SDH/SONET帧中传送,或者这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使用。但本质上来讲,以上提到的这些办法都是对FC信号的完全透明传送(即使在同步GFP-T封装时对FC信号进行了 8B/10B编解码),传送设备不需要知道传送的内容是什么,FC完全按照自身的协议控制数据流的传送。FC光信号的传送在物理层上或许因为更小的衰减可以传得更远,然而实际上,由于FC自身的缓存到缓存流量控制(BB Flow Control)协议的限制,当FC信号在传送了一定距离后,数据的有效通量(Effective Throughput)迅速下降。 FC架构采用了基于信用(Credit)的流量控制协议,以避免接收设备发生拥塞而被迫丢弃帧的事件。FC发送端的Credit代表了FC接收设备接收帧的能力。如果接收端没有颁发信用(Issue Credit)给发送端,发送端就不可以发送帧。这种基于Credit的流量控制机制,有助于避免帧的丢失,减少了重发整个FC序列的概率。FC标准定义了两种流量控制协议,一个是端到端流量控制(EE Flow Control),另一个是缓存到缓存流量控制。 缓存到缓存流量控制是相互通讯的两个FC端口的连接通路上的任意两个相邻的FC端口之间的流量控制。例如两个节点端口(N-Port)直接相连或通过Fabric进行端到端通讯,那么相邻的节点端口到节点端口(N-Port to N-Port)之间,节点端口到Switch端口(N-Port to F-Port)之间,或Switch端口与Switch端口(E-Port to E-Port)之间的流量控制均为缓存到缓存的流量控制。缓存到缓存流量控制的信用(BB-Credit)也是在相邻两个FC端口相互Login时达成的。Login完成后,端口的BB-Credit-CNT置为0。当FC发送端口发送一个数据帧或者链路控制响应帧时,其BB-Credit-CNT增加 1。当每个数据帧或链路控制响应帧被接收端口收到并能够处理,接收端口就回发一个原语信号(Primary Signal)R-RDY。当FC发送端口收到一个R-RDY时,其BB-Credit-CNT就减小1。当一个FC端口的BB-Credit-CNT增至Credit时,它就不可以继续发送数据帧或链路控制响应帧。缓存到缓存的流量控制适合Class 2、3、F及帧起始定界符(SOF)为SOFc1的Class 1、6业务类型的传送。 图2:FC-BB-3-GFPT协议层和传送模型。[2] 在缓存到缓存流量控制模式下,如果接收端接收帧的能力有限(即发送端的Credit较低),或者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距离过远(更确切地说是时延过大)以至于不能很快收到回发的R-RDY,这样,发送端就很快用完了Credit而经常处于等待R-RDY的状态,因而不能持续发帧。这就是为什么FC的传送经过一段距离后就出现了有效通量降低。这个现象降低了MAN或WAN的带宽利用率。在两端口相互Login时增加Credit倒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但通常 FC设备分配给每一个端口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提高每一个端口的接收能力(很多FC设备的每个端口所能支持的最大Credit在30左右,但也有一些设备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