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舞台灯具光度测试与标注-中国照明网.doc
备案号:20727—2007
WH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 26—2007
代替 WH/T 0204—1999
舞台灯具光度测试与标注
Measurement and Report of Photometric Performance Data for Luminaires Used in
Stage Lighting
2007—05—09 发布 2007—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发布WH/T 26—2007
目 次
前 言………………………………………………………………Ⅱ
1 范围 ………………………………………………………………1
术语和定义………………………………………………………1
舞台灯具应标注的光度参数……………………………………2
光度数据的测试…………………………………………………3
计算公式和曲线图绘制…………………………………………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参考标准及文献 …………………12
WH/T 26—2007
前 言
本标准以GB/T 1.1—2000为指导。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废止WH/T 0204-1999《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创联舞台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珠江灯光音响实业有限公司、珠海泰立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奥罗拉舞台设备有限公司、佛山飞达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得安、石慰苍、姚涵春、王竹生、潘云辉、张义祥、陈庆刚。
WH/T 26—2007
舞台灯具光度测试与标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舞台灯具的光度测试方法及舞台灯具说明书中光度参数的标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舞台灯具,其他演艺灯具亦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供舞台灯具生产厂对自产灯具进行光学设计、检验时使用。也可供舞台灯光工作者对灯具选型、灯光设计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灯具时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2.1 出光口 exit aperture
灯具的光束出射口。
2.2 投射距离 (简称射距) throw distance(L)
灯具出光口中心至被照面之间的距离。
2.3 测试点 test points
测试时按一定规则选取的被测点。
2.4 光斑 spot
被照面上的有效照射区域。有明显分界线的光斑称为硬光斑;无明显分界线的光斑称为柔(软)光斑。
2.5 有效光斑 effective spot
硬光斑的全部为有效光斑。
柔(软)光斑中照度值不小于最高照度值10%的范围为有效光斑。
2.6 半峰值光斑 half-peak illuminance spot
光斑中照度值不小于最高照度值50%的范围为半峰值光斑。
2.7 有效光斑直径 diameter of effective spot(d)
圆形有效光斑的直径。
2.8 半峰值光斑直径 diameter of half-peak illuminance spot(d1/2)
圆形半峰值光斑的直径。
2.9 光斑角(十分之一峰值角) field angle或one-tenth-peak illuminance angle(θ)
圆形有效光斑的直径两端与出光口中心点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注:此定义与实际的角度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当光线会聚点在灯体内部时,比实际值偏大;当光线会聚点在灯体外部时则比实际值偏小,但此误差对远射距灯具影响很小。
2.10 光束角(半峰值角) beam angle或half-peak illuminance angle(θ1/2)
圆形半峰值光斑的直径两端与出光口中心点连线所形成的夹角。
注:此定义与实际的角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