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遗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遗传.doc

第十三章 遺傳 *1.遺傳是生物特徵之一:生物透過遺傳物質DNA,將其特徵傳給下一代 2.生殖 無性生殖 有性生殖(產生遺傳變異) 變異 小(基因重組、突變) 大(基因重組、突變) 基因重組 如細菌的接合生殖.性狀轉形.性狀引入 真核生物(如自由配合律.聯會互換) 3.遺傳性狀:由一對、兩對或多對基因(複數對偶基因:如血型)所決定 4. 建立生物基因庫:正在解讀水稻.人類基因,以期幫助人類瞭解.運用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13-1 染色體: 一、染色體學說: 1.孟德爾:1865年提出遺傳定律、分離律和自由配合律(對〝基因〞是什麼.位於何處一無所知) 分離律(孟氏第一遺傳法則) 自由配合率(孟氏第二遺傳法則) 結論 一對因子遺傳(同源染色體) 兩對因子遺傳(非同源染色體) 內容 1.控制一種性狀的基因有二:顯性與隱性 2.控制一種性狀的基因兩兩成對,兩基因互相分離形成配子 3.當顯性與隱性相遇時,只有顯性性狀表現 1.形成配子時,一對基因分離對另一對基因分離沒有影響 2.形成配子時,非對偶基因會自由組合至同一配子 2.洒吞和巴夫來:1902年提出「染色體學說」(染色體遺傳學說:遺傳基因位在細胞內的染色體上) 染色體行為 孟氏遺傳因子(基因)行為 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互相分離各至一個配子中(染色體數目減半) 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互相分離至各一配子中(分離律) 減數分裂時,非同源染色體可自由組合至配子中 形成配子時,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組合至配子中 受精時,合子恢復為二倍數染色體 生殖時,子代體內基因組合兩兩成對 Ps1.基因位於生殖細胞:有性生殖時,親代遺傳給子代的物質僅有精子和卵 2.基因位於細胞核中:精子和卵的貢獻相同(互交實驗結果相同,精子可說僅有細胞核) 3.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細胞核內染色體之行為和基因的行為一致(根據顯微鏡觀察) *洒吞的假設:一對染色體上必有控制許多不同性狀的基因(若只一種,生物性狀將有限) *基因聯鎖群:摩根利用果蠅做遺傳實驗證明(果蠅有四對唾腺巨大染色體,遺傳性狀遠超過四種) 1.聯鎖群:位於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群(聯鎖:減數分裂時,同一染色體上基因群同至一配子) 2.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聯鎖群,在減數分裂時,通常不會任意分離或組合 3.細胞內基因聯鎖群數目=染色體對數(成對的二個染色體其聯鎖群中基因種類必相同) 基因聯鎖群數目:果蠅具四個、人具有23個、細菌僅具一個 二、染色體的構造:染色質因易被某些染料染色而得名 1.核體:構成染色質的基本單位(8個組織蛋白外圍繞有13/4圈含146對核甘酸的DNA) 2.染色質:核體連成串(含8~114對核甘酸的連結子DNA與另一種組織蛋白附在一起)纏繞 3.染色體:細胞分裂期間,染色質聚集成絲再加些非組織蛋白(人有46條染色體.DNA總長2m.細胞核直徑5μm) 圖 細胞分裂及減數分裂過程 分為間.前.中.後.末五期 前.中.後.末又稱為分裂期 圖 染色體構造圖 *生物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因種類而異:如蛔蟲2個.青黴4個.果蠅8個.豌豆14個(蕨類是植物中染色體最多) 三、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 1.有絲分裂:德國生物學家佛萊明於19世紀發現,過程分五期(間期最長) 過程 特徵 DNA量 染色體套數 間期 1.染色體鬆開為絲狀DNA,以進行複製(代謝最旺、看不到染色體) 2.所佔時間最長,可看到核膜.核仁 2n 2n 前期 1.染色質形成染色體(複製已完成,具有兩條染色分體) 2.核仁.核膜消失、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3.動物細胞出現中心粒.中心體(周圍出現星狀體),並複製為二,向兩端移動 4n 2n 中期 1.染色體整齊排列於紡錘體中央(赤道板上) 2.兩染色分體以著絲點與紡錘絲相連 4n 2n 後期 著絲點分裂為二,染色分體被拉向兩邊(呈V型) 4n 4n 末期 1.染色體恢復為顆粒細絲狀的染色質 2.紡錘體.中心體.星狀體消失,核仁.核膜漸漸出現 3.動物細胞的細胞膜中央凹陷(細胞質分裂)、植物細胞則在中央形成細胞板 2n 2n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比較: 前期 末期 動物細胞 有中心粒、星狀體出現 細胞膜中央凹陷,分裂成兩細胞 高等植物細胞 無中心粒、星狀體出現 在紡錘體中央形成細胞板,細胞膜不凹陷 2.減數分裂:魏斯曼發現,過程分為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