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7版)-咽科学课件.ppt
2.手术治疗: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或腭咽成形术(PPP),是近年来常用的治疗OSAS手术方法 之一。 思考题 鼻咽癌的病因、好发部位、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是什么? OSAHS诊断标准、治疗方法是哪些? 参考资料 樊忠 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997 李宝实主编《耳鼻咽喉科全书》1983 孔维佳主编《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7年制,2002 黄鹤年主编《现代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2002 常用网址 【病因及病理】 本病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的炎症,使窝口阻塞,其中的细菌或炎性产物破坏上皮组织,向深部侵犯,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隙。 本病多单侧发病。按其发生的部位,临床上分前上型和后上型两种,前者最常见,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腭舌弓之间;后者脓肿位于扁桃体和腭咽弓之间,较少见。 【临床表现】 初起如急性扁桃体炎症状,3~4日后,发热仍然持续或加重,一侧咽痛加重,吞咽时尤甚,疼痛常向侧耳部或牙齿放射。再经2~3日后,疼痛更剧,吞咽困难,唾液在口内潴留,甚至外溢。病人头偏向病侧,颈项呈假性僵直;口微张,流涎,言语含糊不清。喝水时,常向鼻腔反流。重病人因翼内肌受累而有张口困难,同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检查】 病人呈急性病容,早期可见一腭舌弓显著充血。若局部明显隆起,甚至张口困难时,提示脓肿已形成。 【诊断】 根据病史及查体,诊断不难。超声诊断有助于鉴别扁桃体周炎和扁桃体周脓肿;穿刺抽脓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1.咽旁脓肿;2.智齿冠周炎; 【并发症】 炎症扩散到咽旁隙,可发生咽旁脓肿;向下蔓延,发生喉炎及喉水肿,可出现相应症状。 【治疗】 1.脓肿形成前,按急性扁桃体炎处理,选用足量抗生素及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2.脓肿形成后,(1)穿刺抽脓 (2)切开排脓。(3)行扁桃体切除术。 第二节 咽后脓肿 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为咽后隙的化脓性炎症,按发病机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病因及病理】 1.急性型 最常见为咽后隙化脓性淋巴结炎,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他原因如:咽部异物及久伤后感染,或邻近组织炎症扩散进入咽后隙。 2.慢性型 多由咽后隙淋巴结结核或颈椎结核形成的寒性脓肿所致。 【临床表现】 急性型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烧、咳嗽、吞咽困难、拒食、吸奶时啼哭和 呛逆,病儿常显烦躁不安,说话含糊不清,似口中含物。常有呼吸困难,其程度视脓肿大小而定,入睡时加重,可有鼾声。 慢性型者,多数伴有结核病的全身表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无咽痛;随着脓肿的增大,病人逐渐出现咽部阻塞感。 【检查】 咽后壁一侧隆起,粘膜充血,较大的脓肿可将病侧的腭咽弓和软腭向前推移。颈椎结核引起的脓肿,多位于咽后壁的中央,粘膜色泽较淡。 颈侧X线片检查,可发现颈椎前的软组织隆起。若为颈椎结核引起者,可发现有骨质破坏征象。 【诊断】 根据典型的病史、症状及检查所见,诊断不难。 【并发症】 1.窒息与肺部感染 2.咽旁脓肿 3.出血 。 【治疗】 1.急性型咽后脓肿 一般确诊,应及早施行切开排脓。取仰卧低头位。 2.结核性咽后脓肿 结合抗痨治疗,在口内穿刺抽脓,脓腔内注入0.25g链霉素液,但不可在咽部切开。 本节重点 掌握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掌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类型及发病原因 第九章 咽肿瘤 第一节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angiofibroma of nasopharynx)为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10~25岁青年男性,故又名“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 【病理】 肿瘤起源于枕骨底部、蝶骨体及翼突内侧的骨膜。 【临床表现】 1.出血 鼻出血或从口中吐血为其重要症状。 2. 鼻塞 3.其它症状 引起耳鸣、耳闭及听力下降;如侵入眼眶,则出现眼球突出,视力下降;侵入翼腭窝引起面颊部隆起;侵入颅内压迫神经,引起头痛及其它颅神经麻痹。 【检查】 1.前鼻镜检查 常见一侧或双侧鼻腔有炎性改变,可见鼻腔后粉红色肿瘤。 2.间接鼻咽镜 ?检查可见鼻咽部圆形或分叶状红色肿瘤,表面光滑而富有血管,覆有正常粘膜。 3.触诊 4 .影像宵检查 CT和MRI检查可进一步了解肿瘤累及范围,肿瘤的基底部位及颅底骨质破坏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ve angiography,DSA)可了解肿瘤的血供并可进行血管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 【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结合年龄及性别作出诊断。因肿瘤极易出血,活检应列为禁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