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安全保护 系统安全保护主要是三个方面:防火防爆、防雷和防干扰。 干扰是指由电、磁等原因(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影响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因素。抗干扰通常是指电磁干扰。 火灾、爆炸以及雷击可能造成较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三者既有各自的特殊性,相互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和转化。 例如防火防爆的一些措施对防雷也有效;雷击产生的电磁感应或冲击电流、电压不仅会影响控制系统正常工作,还可能损坏控制系统。 系统安全保护 化工、石化等工业行业,存在大量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一旦控制系统失控、操作失误或者设备损坏、管道破裂等,造成物料泄漏,遇到点火源(明火、电火花或静电火花等),就有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系统安全保护是涉及人身、财产、环境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这里主要讨论防爆问题。 根据爆炸前后物质发生变化情况,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大类。 爆炸分类 物理性爆炸:由物理原因引起的爆炸称物理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能量释放过程。最简明的例子是容器内的高压气体或蒸汽,因受外界温度、压力影响,迅速膨胀,致使压力急剧增加、容器爆破的现象,如,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车轮轮胎爆炸等。 与化学爆炸的明显区别是物理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不改变。 化学性爆炸:化学原因引起的爆炸,是物质以极快的反应速度,并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组分和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最简明的例子是爆竹。 两种爆炸都会在瞬间释放大量的热量。 形成爆炸的另一个条件是必须有大量气态物质生成。否则,即使有强烈的放热反应也不一定会形成爆炸。 化学性爆炸的分类 化学爆炸按爆炸时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又可分为三类: 1.简单分解爆炸:引起简单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时放出的分解热提供的,如雷管。 这类物质极不安定,受震动即可引起爆炸,是一类危险的爆炸物质。 化学性爆炸的分类 2. 复杂分解爆炸:爆炸物质在外界较强的激发能(如爆轰波)的作用下,发生高速放热反应,同时产生强烈压缩状态的气体。这类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时产生。如,许多种类的炸药和一些有机过氧化物爆炸就用于此类。这类物质比简单分解爆炸物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较低,因此,相比而言,危险性比前者略低。 化学性爆炸的分类 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所有的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等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为此类爆炸。 化工生产过程中,大量是这类爆炸。 形成爆炸的条件 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有足够浓度的可燃性气态物质; 有足够的助燃物(一般为空气),即有足够氧气,并且形成一定浓度可燃性混合物; 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尽管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危险性程度比前两类都低,但由于普遍存在于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因此它所造成的爆炸事故也较多。 因此工业上的防爆,主要针对这类防爆,其措施也就是防止这三者同时满足。 爆炸参数 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特性由可燃物质的性质,即引起爆炸的参数确定。 重要的爆炸参数有闪点、自燃温度、最小点燃电流、爆炸上下限值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等。 爆炸参数—闪点 使可燃性混合气体发生燃烧出现的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时液体(或固体)的温度,称为闪点(温度)。 所以,易燃液体(或固体)在闪点以上温度时,遇到明火随时有被点燃的危险。相反,在闪点以下温度时,即使与明火相遇时,也不足以有被点燃的危险。 爆炸参数—自燃温度 自燃是物质在长期缓慢氧化作用下,在无明火或电火花情况下自发地发生燃烧的现象。 它可能是易燃物质受外界热源作用下升温达到自燃温度点引起的,或者是物质自身内部化学或物理作用、或生化过程等使热量积聚,温度升高而达到自燃点温度引起的。 使可燃物质能够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温度。 爆炸参数—最小点燃电流(MIC) 在规定的试验装置上,用直流24V,95mH电感电路的火花,进行3000次点燃试验时,能够发生点燃的最小电流。此电流降低5%即不能点燃。称这个电流值为最小点燃电流。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是各种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相混合的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空气混合物的最小点燃之比值。 爆炸参数—爆炸极限值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可燃气体浓度低于该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LEL),或高于其爆炸上限(UEL)都不会发生爆炸。因此上限和下限都称为爆炸极限。 上限和下限间的可燃气体浓度称为爆炸范围区,上限和下限以外的范围称为非爆炸范围区。 爆炸范围不是一固定不变值,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温度、压力、点火源的种类与能量等。 爆炸参数—爆炸极限值 影响爆炸范围的因素 可燃气体的温度变化。温度升高,爆炸下限范围下降,上限范围上升,即范围变宽,危险增大; 可燃气体的分子量越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