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不小心从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忙在船上用刀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之后),(这个人)从他用刀刻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而剑却没有走,像这样去寻找宝剑,这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小组讨论 1、世界上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吗? 2、世界上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吗? 结合实例,说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阅读教材P32的小故事,讨论欧布里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否认相对静止 静止 含义: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联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赫拉克利特 ——克拉底鲁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议一议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结论:“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芝若:“飞矢不动” 否认运动,将相对静止绝对化。 小结: 运动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离开物质谈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009年下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清王朝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的大臣愚昧闭塞,长期以来,它夜郎自大,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视外国为“蛮夷”,拒绝—切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传入。 南京条约的签订 运动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宗六祖慧能和尚 《坛经》记载,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结论: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判断:下列属于规律的有: 1、价值决定价格2、喜鹊报喜,乌鸦叫丧 3、万有引力4、月亮绕着地球转 固有的客观的联系 主观的联系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本质的联系 现象的联系 必然的联系 偶然的联系 1、3、5、 规律 (1)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思考: 1、万有引力规律在牛顿没发现之前存不存在? 2、探究P33 :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规律 (2)特点: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探究P34 思考: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 “改变或创造、消灭规律”都是错误的说法。 只能说“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 探究P34 思考: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 “改变或创造、消灭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 前提条件”都是错误的说法。 只能说“利用规律”,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2009年下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1885年,艾宾浩斯通过实验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保持量,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 2009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汽车理论》课件.pptx VIP
- 设计进度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成为自己的勇气:认知自我的情绪心理学.pptx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 (山西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新起点、新扩建—新一轮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思考与展望NewBeginning.PDF VIP
- 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pdf VIP
- T_CAOE T_CAOE72—2023(海滩养护拦沙堤设计技术导则).pdf VIP
-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纤维支气管镜的清洗3、消毒与维护程序.ppt VIP
- T∕CAOE 21.2-2020 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 第2部分:红树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