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有关事项调整的意见.doc
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有关事项调整的意见
为提升我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课程与在职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课程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四川省招考委关于在我省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试点工作实际,现就课程学分互认、课程免考等相关事项调整制定补充意见, 请遵照执行。
一、报考对象与助学院校
1、全省学历未达标及有学历提升需求的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
2、普通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和中等师范学校的在校学生。
3、增补四川师范大学为本专业的助学院校,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助学单位和调整主考院校。目前该专业的助学院校为四川教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主考学校为东北师范大学。
二、报名报考办法
1、本专业实行“注册学习制”,通过网络进行助学,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下简称“继教网”)和各县(市、区)的教师学习服务中心(一般设置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详细名单请登录继教网 查看如下:)承担网络助学工作。
地区名称 学习与考试服务中心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内江市 内江市广播电视大学 内江市中区翔山路103号 641000 0832-2035199 市中区 市中区教师进修校 市中区临江小区南环路324号 641000 0832-2170816 资中县 资中县教师进修校 资中县教师进修学校 641200 0832-5519969 威远县 威远县教师进修校 威远县严陵镇文化街42号 642450 0832-8223256 隆昌县 隆昌幼儿师范学校 隆昌金鹅镇青年路45号 642150 0832-3922690 东兴区 东兴区教师进修校 内江市兴盛路701号 641100 0832-5036066 2、各地教师学习服务中心作为本专业的报名点,负责办理本专业的报考工作。各市州考试部门负责对“教师学习服务中心”实行集中报考,不接受个人单独报考工作。
三、非学历培训学时的学分互认
本专业将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有效结合起来,学分互认互通,避免重复培训,减轻教师负担。
1.考生参加了县级(含县级)以上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教师培训(需要的证明材料是①须有县教育局或教师进修学校下发的培训文件或通知;②培训机构提供的参加培训考生的花名册;③考生培训后取得了合格证书)成绩合格者,可按16学时折合1学分的比例折算为本专业学分,用于免考专业考试计划中的相应课程。
⑴.报考该专业专科段的考生可用继续教育学时抵免选考课《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代码00408)、《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代码09282)、《小学英语》(课程代码09283)3门课程。
⑵. 报考该专业独立本科段的考生可用继续教育学时抵免选考课《中小学教育管理》(课程代码00458)、《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课程代码00456)、《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代码00465,除小学教育方向)3门课程。
2.根据学分互认规定,需要办理学分互认的考生,应到各地学习服务中心组织填写《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师非学历培训课程学分互认申报表》(附表1),盖章后上交助学院校,助学院校审查认定后,在规定的时间统一到省教育考试院办理学分互认手续。
3、为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改革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我省自2012年1月开始,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部分课程实行“学业综合评价”。具体办法见附件二。
四、跨专业选考的课程互认
1、非义务教育专业自考生参加义务教育专业课程学习,凡符合川教考院自【2009】74号文件规定的课程免考条件,课程名称与“义务教育专业”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的其学分互通互认。
2、课程免试办法:由考生本人填写《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试课程申请表》,并提供免试课程的相关证明材料,由所在学习服务中心统一向所属县(市、区)招考办提出课程免试申请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批,其课程免试政策及办法按《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工作细则》执行。
五、实践类课程考核办法
1、考核内容:义务教育专业实践性环节的考核,根据全国考委下发的《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办法的通知》(考委办函[2011]5号)的要求进行。
2、组织管理:实践类课程考核由主考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委托我省助学院校组织实施;助学院校按本文件要求,制定实践课程的考核实施方案报省考试院备案;考生按助学院校通知的考核时间、地点和考核方法,报名参加实践性环节课程的考核,其考核成绩由助学院校按规定时间统一报省教育考试院。
3、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按我省相关文件执行。
附件一:四川省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腐、保温施工方案.docx VIP
- (完整版)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深基坑专家论证).doc
- 4.1 水循环(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VIP
- EIM Book 1 Unit 1 Free time单元检测试题.pdf VIP
- 金风1.5MW型风机变流器断路器反馈丢失故障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供应链安全测试方法.docx VIP
- 高中必备成语及解释800个.docx VIP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第2版 项目三 千分尺与指示表的测量操作.pptx VIP
- 金风1.5MW型风机主控柜断路器状态反馈丢失故障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第2课学会沟通交流(教学课件)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年级上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