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八下期末题.doc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表格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事件中哪一个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赎买政策 B 实行一五计划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正如公社吃饭不要钱,人人敞开肚皮吃,热热闹闹一时后,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这时才恍然大悟,所谓的亩产好多万斤……原来都是神话传说!人们跟历史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历史留给后世沉痛的反思!”对该段历史,下列反思错误的是( )
A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 B制定经济计划要从国情出发
C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人们常说的“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合理布局”等,这些计划经济的用语,都是“一五”时期总结出来的,迄今仍常用常新。下列成就不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D川藏公路建成通车
4、“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5、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8、香港和深圳分别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特区”,它们最主要的不同是( )
A 文化习俗 B 政治制度 C 经济制度 D 生活方式
9、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谁是中国氢弹之父?”如果要求你来回答,你认为是下列图中哪位历史人物?( )
? A B C D
10、“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建设道路”是指( )
A科教兴国之路 B共同富裕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可持续发展之路
11、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 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深翻土地每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腾
12、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一个中国的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技强军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道路
B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
C“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
D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两弹一星”研制取得重大成就
14、建国以来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中,对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影响最大的应该是( )
A “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 人民空军的建立
15、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特点是( )
A坚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2 多项式_562749.ppt
- 2.1函数1.ppt
- 2.1函数的值域.doc
- 2.1感受文化影响(选修)(教师).doc
- 2.1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一).doc
- 2.1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三).doc
- 2.1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二).doc
- 2.2.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课件1.ppt
- 2.2.1分数指数幂的运算.ppt
- 2.2.2 3的倍数的特征ppt_92678.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