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2012-07).讲课.ppt

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2012-07).讲课.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外贸一体化开始起步 北京市商务局率先推出改革措施, 2009年3月在金源新燕莎MALL开办“外贸大集”,现场开办“商务洽谈区”,为外贸企业提供“试水”国内市场机会。45家参展的北京外贸企业中,有33家企业通过“外贸大集”找到了零售合作意向伙伴。 商务部批准2009年第105届广交会第二、三期间,举办内外贸企业对接洽谈会,组织国内采购商与出口企业双向洽谈,促进出口企业商品内销。意味着广交会打破禁止国内采购商采购的禁令,正式拉开内外贸一体化序幕。 * (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为创新贸易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创造了新的技术条件 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是国内首家“区域电子商务平台”, 2008年5月开通后,至2009年9月底已有1万多家企业加入该平台,有2300多家建立了客户网络,单个会员结交客户数最多达40家,为开拓国际市场发挥积极作用。 全国共有34个省市共同参与了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一个全国范围互联互通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体系正在形成。 * * (八)增长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见识和能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明显增多。中国政府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涉案企业积极应诉,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也果断采取措施回击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中方通过政治交涉、法律抗辩、业界合作等策略,有效应对各类贸易摩擦案件,特别是成功应对了一些对华反倾销、反补贴和337调查等案件;同时学会应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受进口损害的产业。 * * (八)增长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见识和能力 我国逐渐摸索建立了一套应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措施体系,主要包括区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大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制定差别化的贸易摩擦应对策略,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等应对手段,积极组织形成由商务部、地方政府、商协会以及涉案企业在内的“四体联动”协调应对机制,相互配合、各负其责,采用“多管齐下”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组织作用,协助有关企业积极应诉。 * * (八)增长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见识和能力 加强商务部与业界的配合,发挥我驻外经商处作用,动态掌握主要贸易伙伴国内产业发展与双边贸易状况,增加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内市场、产业、技术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预测,适时发出预警,增强应对摩擦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密切联系商协会,着重分析与我国贸易摩擦多发国家的双边贸易状况,选取适当产品纳入贸易报复清单库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反制预案。 * * 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 *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经济学涵义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仅局限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价格贸易条件”和“微笑曲线”等对解读中国对外贸易存在局限性。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经济学内涵: 转变外贸的国民收益方式和格局; 转变外贸的竞争方式; 转变外贸的市场开拓方式; 转变外贸的资源利用方式。 * * (一)转变外贸的国民收益方式和格局 在出口贸易价格条件恶化同时,就业和工资收入福利、经济增长福利提高了。我们既要站在广大农民立场上去普及中低端制造业生产,又要从厂商利益出发去实现结构升级。要达到这两者统一就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分工。 实现路径:一是在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提升生产分工价值链,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增长方式上扩大国民收益来源;二是实现国际生产分工的区域扩大以及中低端制造技术在更大范围普及,从分配格局和发展意义上扩大人民的福利。 * *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工厂搬迁 产业转移并不单纯是工厂搬迁。工厂搬迁现象实质是资本形态转换的后续结果。工业地产资本转换为商业地产或其他更高价值的地产,补偿了产业转移的成本,才出现工厂搬迁现象。如果缺乏资本形态的转换和对产业转移的补偿,这种搬迁必然遭到抵制。 生产经营的部分外包将成为产业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转型的主要形式,也是联系沿海地区原有母体企业与内地协作(关联)企业必要的商业模式。 * * (二)转变外贸的竞争方式 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方式表现为“单打独斗”,无法与以跨国公司为龙头的“供应(价值)链竞争”相提并论。 即使沿海发达地区,如珠(长)三角有不少是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集群,但这些集群多由外商主导,且许多服务环节由外商提供,没有在境内发展起服务供应商,如研发设计、物流、销售、广告、贸易融资等;更没有形成我国企业自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 * 转变外贸的竞争方式的实现路径 一是生产性服务的组织化,即实现境内外连接各种生产性服务的商业机制和平台的一体化 。如主导性的产业集群 二是内外贸一体化,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出口转内销的改革措施,不应视作权宜之计,而应作为转变竞争方式和提高竞争力的方式继续完善。 如1980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之所以能够承受货币升值导致制造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国内(欧共体)市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