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网路沉迷问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子网路沉迷问卷.doc

幾則新聞談起 一名國中中輟曾姓同學出國比賽電玩,一舉成名 台灣有人連續上網72小時引發血栓險些喪命(中時電子報 89.11.4) 學生沉迷網路耽誤課業、翹課甚至被退學 有人網路成癮引發憂鬱及自殺意圖 際網路的普及化,我們以為溝通管道多了,人可以更接近,人際關係能更擴展,學習更多元豐富,網路的便利多樣,帶來了奇蹟,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發展中的青少年而言,判斷力、自制力、人際關係、課業生活卻產生很大的影響與衝擊…….到底是網路工具的出了問題嗎?還是自己不小心被「工具化」了? 根據蕭銘鈞 (民88)研究發現,學生網路使用的動機主要為: 搜尋傳送下載課業或其他的資訊。 立即知道最新的消息。 替代傳統書信、打電話連絡方式。 無聊、打發時間,純娛樂。 與遠方友人接觸、保持連絡。 增加平日與朋友聊天的話題。 可以對眾人發表自己的觀感。 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結交新朋友。 查詢人或某站的網路使用情形。 扮演與現實生活中不同的身份,以及較為特殊的網路性愛。 心理學家Young(1998)編制了一份「親子網路成癮問卷」,來協助師長、父母判斷青少年是否過度沈迷於網路而不自知。此量表共有20題,每題依照「總是如此」、「常常如此」、「經常如此」、「偶爾如此」、「甚少如此」分別給予5分到l分,如果該量表的得分超過80分以上,則是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詳見下表,此量表包括下列問題): (每週上網20小時以上,平均每天花4~6小時流連於網站和網路活動,愈有網路成癮的傾向) 資料來源:Young(1998).[On-line] Available:http://www. 多人一上網就不會想要下線,希望增加上網時間以獲得心理的滿足(像是資訊取得、人際親近、情感交流、感官刺激等)即使下了線,腦海裡仍然縈繞著線上的事務。美國Ivan Goldberg醫師最早於1996年根據臨床診斷的案例提出「網路上癮症」看法,同年匹茲堡大學Kimberly Young 教授,著手進行相關網路成癮者心理及行為的研究,她並斷言若對於網際網路有著過份心理依賴的程度,有可能發展成為成癮行為。這些成癮的行為包括了(Young,1996): 1.會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時情形。 2.對網路存有某種幻象與夢境,同時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滿足。 3.上網時間與頻度愈來愈超出原先的預期,曾努力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沒有成 功。 4.一種想去停止或控制網路使用的持續慾念或徒然的努力出現,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 是脾氣易躁。 5.會花許多時間在網路相關活動上,例知搜尋相關的網站、汰換或添購新的電腦周邊設備。 6.因為網路的使用而放棄或減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職務或是娛樂休閒活動,會為了 上網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失的危險。 7.即使察覺網路使用造成的各種生理、心理、社交的傷害,仍照常使用網路;曾向家人、 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網路普及的熱潮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全球,使得資訊的傳輸無遠弗屆,不但成就了資訊地球村的烏托邦理想,也塑造了知識經濟的新典範。 網路對於e世代學生的日常生活造成深遠的影響。根據統計,台灣有40.9%的網路使用者是學生,而在美國,學生佔網路使用人口約三成以上(蕃薯藤全球資訊網,民89;Anderson,1999)。這群由電腦及網路伴隨成長的e世代學生,數位科技已經深入他們的生活。他們除了有現實世界的「真實我」,還有網路世界的「虛擬我」。他們用e-mail聯絡感情,以ICQ呼朋引伴,用聊天室交新朋友、以PDA當筆記本、靠BBS交流訊息、看電子報知天下事,用搜尋引擎找資料。他們對於網路的依賴,已經可以用「可以數日不讀書,不可一日不上網」來形容。 雖然網路似乎建構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美麗新世界,但過度沈迷於網路也會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其中以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對青少年的影響最為嚴重。 壹、青少年使用網路的心理動機 自我認同的探索及追尋 依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青少年正處於極力追尋自我認同(self identity) 的時期。青少年面對生理成熟、課業壓力、親子關係以及同儕友誼等多重成長壓力, 並將有關自己的多個層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他們正思考著 自我的了解、自己的未來、重要他人對自己的期望等有關自我認同問題,而浩瀚的 網路空間提供他們部分的答案,協助他們探索了解這個世界(Boeree, l998;Suler, 1998)。由於網路的匿名性,我們不需要把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