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苏轼.ppt
江城子 湖上與張先同賦 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 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 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 若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數峰青。 [注]熙寧七年(1074)作 湖:指杭州西湖。張先:著名詞人 鳳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芙蓉:荷花 娉婷:姿態美好,此指美女 湘靈:湘水女神,相傳原為舜妃 賞 析 這首詞在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富於情趣。作者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人的美好與動人的音樂。詞把彈箏人置於雨後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之中,使人物與自然景色相映成趣,樂音與山水相得益彰。 詞的下片重點寫音樂。 分幾層來寫: 第一層是從樂曲總的旋律來寫,故曰“哀箏” 第二層則從樂曲傳達的感情來寫,故言“苦(甚、極的意思)含情” 第三層“遣誰聽”,是說樂曲哀傷,誰能忍聽,是從聽者的角度來寫 第四層,再進一步渲染樂曲的哀傷,使無知的大自然也爲之感動 煙靄爲之斂容,雲彩爲之收色; 最後再總括一句,這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已的哀傷(傳說帝舜二妃娥皇、女英死後成爲湘水之神。又屈原《遠遊》有“使湘靈鼓瑟兮”之句)。 詞寫到這裏,把樂曲的哀傷動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這樣哀怨動人的樂曲非人間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樣的神靈之手。與此同時,“依約是湘靈”這總綰樂曲的一句,又隱喻彈箏人有如湘靈之美好。 詞的最後,承“依約”一句正待寫人,卻又採取欲擒故縱的手法,不僅沒有正面去描寫人物,反而寫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從欣賞的心理角度來看,這種寫法,既能緊扣讀者的心弦,又留給人們以豐富的聯想,真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雖未見人勝見人了。“ 〔江城子 湖上與張先同賦 〕詞的來歷 蘇軾在朝中與王安石政見不合,神宗派他到杭州府做通判,正是仲夏天氣,陣雨剛過,老友劉貢父約他同遊西湖。 二人來到臨風亭,遠眺西湖。湖心一艘畫舫,蕩至亭前,船幃開處,步出一佳人,手抱古箏,向蘇軾道了個福,問:「亭內可是蘇學士?」 「在下正是蘇軾,請教姑娘芳名?」蘇軾答,暗自納悶。 女子微笑,說:「『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學士就別問我姓名啦!」 「你何事找我?」 女子吸了一口氣:「怎麼說呢!我從記事時起,就仰慕學士的才氣,也最愛讀學士的詩文,心裏想要是能見到學士,讓學士看我一眼,死也無怨啦!只怪我與學士緣份太薄,我已有了丈夫啦!」女子說著,聲音哽咽了,眼圈也紅啦! 蘇軾很感動,問:「我能幫你什麼嗎?」 女子揩去眼淚:「我能要你幫我什麼呢?再說也幫不了啦!我帶了古箏,彈得不好,學士願意聽嗎?」 「你彈吧!蘇軾洗耳恭聽。」 女子輕理弦絲,彈一曲〔長相思〕再奏〔高山流水〕。曲終,又向蘇軾道一萬福,返船離去。風送畫舫,不一會兒,孤舟渺渺,只那琴聲不時隨風飄來。蘇軾悵然若失,久久望著湖煙深處。劉貢父推推他,道:「子瞻,今日之事太動人了!你不留首詩嗎?」 蘇軾回神,激動地吟出〔江城子〕 E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