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教育法融入学习的重点在於破除性别歧视,检视生活中的性别刻.doc

性别平等教育法融入学习的重点在於破除性别歧视,检视生活中的性别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别平等教育法融入学习的重点在於破除性别歧视,检视生活中的性别刻.doc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2性別教育戳戳不樂!?-性別平等教育法五週年總體檢《2009/6/24民間團體聯合新聞稿》?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女學會、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北市女權會 共同主辦   五年前的6月23日,具前瞻性、創新性的『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終於通過,確立了性別平等教育政策的法源基礎,也為我國朝向性別友善平等多元之教育環境目標,創下里程碑,經過五年耕耘,究竟性別教育種子是否遍地開花?還是仍有荊棘密佈之處!當初催生立法遊說並組成聯盟的五個民間團體,則於今天(6/24)上午共同舉辦記者會,以各團體長期深入各級校園與師生互動及諮詢案例的經驗,從統計預算、師資培育、教學現場、課程內容面向,分為九大主題:從制服1、性別霸凌2、校園性騷擾3、性教育4、同志議題5、大專性別課程6、高等教育7、移民女性多元文化8、體育9,來進行總體檢!雖然懷孕學生權益保障、性騷擾申訴調查、大專院校的性別課程數量成長,因為立法而有明顯的進展,但與會團體表示,總體而言,從以下性別教育統計數據仍顯示台灣教育現況,距離性別平等教育法理念精神仍有很大的落差:97年度,教育部婦女/性別經費統計,僅佔總預算0.37%、四年來成長率只有0.25%,就經費預算而言,性別平等教育法制化卻未顯現效果。幼稚園到高中職,女老師平均佔69%,但各級學校女校長比率平均不到20%,102所大學僅有5位女校長,比例不到5%。技職教育中,佔最大比例的工業類科裡女學生仍很少,只有12.6%。差距最大的二類科,分別是工業跟家事,工業類男是女的7倍、家事類女是男的9倍。科技數理學科,大專女性教師僅有五分之一。工程學門不到十分之一(8.4%),軍警國防安全學門女性教師則掛零。而在教育現場中,國高中的課文中多元性別(包念同志、跨性別、多元家庭)仍佔極少比例,有的版本甚至略而不提,忽略佔5%~10%同志權益。 性別教育戳戳不樂[九宮格]?校規仍未鬆綁,友善校園免談?校園霸凌不斷跨性別學校深受害?性騷擾處理配套少 學生老師都受害?性教育知能少誰來教?很重要!?國小沒有同性戀?忽視兒少同志議題?性別課程不夠多觀念行為怎推廣?博士研究找不到知識進階怎接軌?多元學習不「多元」?! 跨國婚姻不是「新移民問題」?奬金奬章差很多 女運動員難出頭?校規仍未鬆綁 友善校園免談關於制服,去年10月,民間團體接獲近十起來自全國各地學生申訴,召開記者會舉發,因為高達七成以上的國、高中女學生夏季只能著裙裝,沒有選擇褲裝的自由,否則就以違反校規為由處罰。教育部後來公開承諾學校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法精神,不得強制女學生穿裙裝,並督導各級學校於各校「輔導管教辦法」中循民主程序,同時亦兼顧尊重人權價值訂定服儀規則,去年年底就應完成調查現況,今年7月底要有效落實,但近幾月夏季已到,民間團體仍於續接獲多位學生申訴沒有裙裝之外的選擇,教育部落實效能實令人質疑。?校園霸凌不斷,跨性別學校深受害無論是依生理性別而規定的制服政策(男藍色,女粉紅色),還是教師在教育現場中傳遞出的性別刻板劃分(女生要有女生樣,男生要MAN不要哭),還有強迫每個人皆是異性戀的性別盲,皆不斷的壓迫多元性別的展現,而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常是具有跨越男女二分規則的學生(如陰柔氣質的男學生、陽剛特質的女學生、跨性別學生),他/她們的身體彷彿被社會那一條性別界線狠狠劃過,只因為其性別氣質或身體不符合社會的規定。而在社會、學校整體制度的默許下,大多數學生們根本無從學習尊重性別多元、接納不同身體意象、理解不同生命之美,學生自小便看見社會如何壓迫性別特質不同的人,進而也學習到如何使用言語及肢體暴力,來對待與他們不同的跨性別學生。?性騷擾處理配套少 學生老師都受害根據性平法第四章20條,學校的性騷擾防制準則中,應包含了「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第21條也規定,學校遇到性騷擾事件除了依法通報外,也必須交由性別平等委員會調查處理。然而在校園當中,當性騷擾以罵髒話、貼標籤等言語性騷擾的方式出現,甚至隨著網路使用日新月異,加害人在個人部落格、email信件、MSN即時通上張貼、散佈對受害人「公車、隨便」「爛女人」等等謾罵,此類非肢體暴力、長期的惡意欺負其實都對受害人造成許多心理傷害與被孤立的痛苦,不過有的學校對於處理此類校園性騷擾事件,經驗不足、心態也不夠正確,導致從法規而來可以有的後續調查、懲處無法落實。校園以教育為本質,懲處的重點是希望回歸教育目的,性平法25條規定,學校得命加害人向被害人道歉、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接受心理輔導或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可惜有學校誤會性騷擾的懲處一定要是記過處分,減弱性平法教育學生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的積極意義,也讓學校對於通報性騷擾案件與後續調查懲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