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岛算经》题解.doc
《海島算經》題解
(資料來源:吳文俊,吳文俊文集(數學史部份),頁54-73,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
(單位轉換:1里=180丈=1800尺,1丈=10尺,1步=6尺,1尺=10寸)
【一】望海島
今有望海島,立兩表,齊高三丈,前後相去千步,令後表與前表參相直。從前表卻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峯,與表末參合。從後表卻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峯,亦與表末參合。問島高及去表各幾何?
答曰:島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一百五十步。
術曰:以表高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所得加表高,即得島高。求前表去島遠近者:以前表卻行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得島去表數。
証:
從與得 ,
又從與得 ,
相減得 。
或 後表卻行×(島高–表高) – 前表卻行×(島高–表高) = 表間×表高
由此即得島高公式
又從得 前表去島×表高 = 前表卻行×(島高–表高)。
應用島高公式即得
【二】望松
今有望松生山上,不知高下。立兩表齊,高二丈,前後相去五十步,令後表與前表參相直。從前表卻行七步四尺,薄地遙望松末,與表端參合。又望松本,入表二尺八寸。复從後表卻行八步五尺,薄地遙望松末,亦與表端參合。問松高及山去表各幾何?
答曰:松高一十二丈二尺八寸;山去表一里二十八步、七分步之四。
術曰:以入表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加入表,即得松高。求表去山遠近者:置表間,以前表卻行乘之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得山去表。
証:
先將松高圖與海島圖比較,視為海島,則表去島即此處之表去山,故由海島公式得
其次將前表兩測從松高圖中割裂而作松高輔助圖,
則從與得 ,
又從與得 ,
兩式相減得 ,
或即 前表卻行×松高 – 前表卻行×入表 = 表去山×入表。
由此得
這一公式在以後經常用到將稱之為松高輔助公式。以表去山公式代入這一輔助公式,即得所求松高公式。
【三】望邑
今有南望方邑,不知大小。立兩表東、西去六丈,齊人目,以索連之。令東表與邑東南隅及東北隅參相直。當東表之北卻行五步,遙望邑西北隅,入索東端二丈二尺六寸半。又卻北行去表一十三步二尺,遙望邑西北隅,適與西表相參合。問邑方及邑去表各幾何?
答曰:邑方三里四十三步、四分步之三;邑去表四里四十五步。
術曰:以入索乘後去表,以兩表相去除之,所得為景差;以前去表減之,不盡以為法。置後去表,以前去表減之,餘以乘入索為實。實如法而一,得邑方。求去表遠近者:置後去表,以景差減之,餘以乘前去表為實。實如法而一,得邑去表。
証:
添作與。從勾股相似形與得
(景差) (=)
稱為景差,即得所求景差公式。
今將上圖與海島圖比較,視為海島,,為前後兩表,島高與去島公式即各變為邑方與邑去表公式
【四】望谷
今有望深谷,偃矩岸上,令句高六尺。從句端望谷底,入下股九尺一寸。又設重矩于上,其矩間相去三丈。更從句端望谷底,入上股八尺五寸。問谷深幾何?
答曰:四十一丈九尺。
術曰:置矩間,以上股乘之,為實。上、下股相減,餘為法,除之。所得以句高減之,即得谷深。
証:
從與得 。
從與得 。
相減得 。
因 = 勾高 × (下股 – 上股),
= 間矩×上股,
= 谷深 × (下股 – 上股),
故得 谷深×(下股–上股) = 間矩×上股 – 勾高×(下股–上股)。
(=)
【五】望樓
今有登山望樓,樓在平地。偃矩山上,令句高六尺。從句端斜望樓足,入下股一丈二尺。又設重矩于上,令其間相去三丈。更從句端斜望樓足,入上股一丈一尺四寸。又立小表于入股之會,復從句端斜望樓岑端,入小表八寸。問樓高幾何?
答曰:八丈。
術曰:上下股相減,餘為法;置矩閒,以下股乘之,如句高而一。所得,以入小表乘之,為實。實如法而一,即是樓高。
証:
視為山上之松,為前表,却行至以望松。則從望松輔助公式得
從勾股相似形與得
視為深谷,則從望谷公式得
由此諸式即得望樓公式
【六】望波口
今有東南望波口,立兩表南、北相去九丈,以索薄地連之。當北表之西卻行去表六丈,薄地遙望波口南岸,入索北端四丈二寸。以望北岸,入前所望表里一丈二尺。又卻後行去表一十三丈五尺。薄地遙望波口南岸,與南表參合。問波口廣幾何?
答曰:一里二百步。
術曰:以後去表乘入索,如表相去而一。所得,以前去表減之,餘以為法;復以前去表減後去表,餘以乘入所望表里為實,實如法而一,得波口廣。
証:
補作等綫,今與望松題2相比較,令圖中,,, ,則,。今依望松公式有
或即
從勾股相似形與得
或即
以所得相多代入前波口廣公式,即得望波口公式
【七】望清淵
今有望清淵,淵下有白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4绿芽盃目录前言012004全国绿芽盃高中职校辩论比赛02绿芽.doc
-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练习卷.doc
-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卷(第1~12课).doc
- 2007年9月最受用户关注的十大台式机品牌排行分析-长虹佳华.doc
- 2007年丁亥梅竹辩论资料下载-清华大学.doc
- 2008-2020年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纲要.doc
- 2008全国高校青年晨读通讯第24期.doc-一耽学堂.doc
- 2008高考英语猜测题命题特点及实例解析.doc
- 2009区(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标准解释--企事业部分.doc
- 2009年2季度卫生纸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质量公告-山东省质量技术.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