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三章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第三章课件1.ppt

第三章 传播主体 (传者和受者) 第一节 传播主体的本质 一、主体、客体是一对哲学范畴,是认识论的基本概念 1、主体是实践者、认识者,是指实践的人和认识的人本身。传播学中所说的“传者”“受者”都是实践者、认识者,都是主体。 2、客体是实践的对象,认识的对象 传播中的作品,即由符号记录的媒介承载的作品,是传播学中所说的客体。 二、传播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 1、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具有自觉意识,通过实践、认识活动可以创造出“对象世界”。2、承认主体的自觉意识,尤其是承认自觉意识中的“自我意识”,是承认人的能动作用的前提(包括传者和受者)。 3、传者和受者都是自觉地能动的主体。 第二节 传者 一、传者的定义 在特定的传播活动中,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工具,首先或主动地向对象发出社会信息的一方,即为传者。 二、传者的类型 1、从传者跟受者的关系看,分为直接传者和间接传者 2、从传者的人数看,可分为个体传播和集体传播 3、从传者的社会角色看,可分为 (1)人际传者 (2)群体传者 (3)组织传者  媒介机构或传媒从业人员的组织 (4)大众传者   (5)跨文化传者 三、传者传出信息的功用 1、自我满足 2、沟通信息宣传劝导 3、娱人耳目  4、宣传劝导 5、社会化途径:整合功能 训练: 向大家介绍:你认为在传播自身形象方面比较成功的企业或品牌形象。 四、传者通常应具备的条件 1、掌握有关受者的信息 2、正确判断受者与自己的关系 3、适应传播的场合 4、客观、公正 你认为作为大众传媒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人文情怀(同情弱者) (2)要有科学精神 (3)法律精神 (4)新闻敏感性 第三节 受者(Receiver Audience) 一、定义 在特定的传播活动中,利用符号并借助媒介工具,选择性的接受信息的一方即为受者。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者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者。 受者有何特点? (1)人数众多 (2)广泛样、复杂性 (3)分散性、无组织性 (4)不固定、不确定 (5)隐匿 二、受者的类型 1、根据常见的传播类型,可将受者分为 (1)人际传播的受者 (2)群体传播的受者 (3)组织传播的受者 (4)大众传播的受者:报纸的,广播的,电视的,网络的。 (5)跨文化传播的受者 2、根据受者接受信息的特点分类 (1)广泛性的受者 (2)专门性的受者 3、有意受众与无意受众 4、潜在受众与实在受众 4、主智受众和主情受众 5、俯视型受众、仰视型受众、平视型受众 三、有关受众的理论 1、个人差异论 2、社会类型论 3、社会关系论 4、文化规范论 5、社会参与论 6、使用与满足理论 四、受众的心理 (一)受众的需要与动机 1、表现 2、分类 (1)外加动机和内发动机 (2)表层动机与深层动机 (二)影响受众选择信息的心理因素 1、受众的注意 (1)受众的无意注意及其生成条件 客观刺激物 受众本身的状态 (2)受众的有意注意 (3)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 (4)选择性注意 2、受众的理解 (1)创造性理解 (2)歪曲性理解 (3)卷入性理解 3、受众的记忆 (1)识记 (2)保持 4、受众的逆反心理 (1)产生的主要原因 (2)逆反心理的克服 5、受众的从众心理 (1)控制群体规模 (2)增加群体合力 (3)提高群体信息的权威性 (4)个体心理因素的作用 五、受众接受信息的特点 1、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 2、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 (1)概念 (2) 影响因素 3、选择性理解 (1)概念: (2) 影响因素 4、选择性记忆 (1)概念 (2)影响因素 信息漏斗 我所知道的 100% 我所想说的 90% 我所说的 70% 他(她)所想听的 他(她)所听到的 他(她)所理解的 40% 他(她)所接受的 他(她)所记住的 10%—30% 四、对受者选择性接受的限制 1、社会化的限制作用 2、符号与符号规则的限制 3、媒介控制的限制 4、情境的限制 第四节 传者与受者相互作用分析 一、传受双方沟通得成果 1、常规型 2、理想型 3、未成功型 二、“符号品种”与“符号能力”对传受双方相互作用的影响 1、符号品种:传者或受者在特定传播环节中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