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能材料课件课件.ppt
                    Anming Li, Dept of MSE,hpu       三、储氢的原理 : 许多金属可固溶氢气,形成含氢的固溶体。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含氢的固溶体(MHX)与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MHY),并释放出热量。  MHX+H2 MHY+△H △H:生成热   1、正向反应,吸氢、放热,逆向反应,释氢、吸热。 2、改变温度和压力,可使反应按正向、逆向反复进行,       实现材料的吸收、释放氢的功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储氢材料具备的条件: 吸氢能力大,吸氢、放氢速度快; 氢化物的生成热要适当;  稳定性好,反复吸氢、释氢时,性能不恶化;  价格便宜; 生成热太高,金属氢化物过于稳定,释氢温度高; 生成热太低,氢的储存较为困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五、储氢材料的应用: 4、氢气静压机。 1、氢的储存; 无需高压和液化,可安全、长期保存; 2、氢的净化、回收; 经储氢材料释放的氢气,纯度达到99.9999%。 3、氢燃料发动机; 储氢材料作为发动机的氢燃料储存器。 各种氢化物压缩机:热泵、空调机、制冷装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六、储氢材料的开发: 1、镁系合金: 优点:储氢量大、重量轻、价格低; 缺点:分解温度高、吸收氢气速度慢; 改进:合金化,加入Ni 、Cu、Re。 2、稀土系:典型代表 LaNi5 优点:室温即可活化,吸、放氢容易; 缺点:成本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3、钛系:分钛铁系和钛锰系 优点:室温下即可吸、放氢,价格低; 缺点:活化困难,抗中毒能力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Anming Li, Dept of MSE,hpu See you next time ! See you next time !  读书消 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  终不悔  再     见  * Functional  Material 主讲人:李安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纳 米 材 料 第 一 节 Nano-Grain  materal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纳米(nanometer) mn。长度单位,1nm=10-3μm=10-6mm=10-9m.  高分子材料的纳米化 一、概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纳米材料 纳米超微粒子; 纳米固体材料; 纳米超微粒子:粒子尺寸为1~100nm的超微粒子; 纳米固体材料:由纳米超微粒子制成的固体材料。 纳米材料和技术:研究纳米超微粒子的制备、      结构和特性;同时也研究纳米固体材料和      纳米组装材料。    1.表面效应 : 二、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粉末粒径越小,表面积愈大。  例:粒径10nm时比表面积90㎡/g ;5nm时180㎡/g;2nm时459㎡/g 纳米粒子性能变化  纳米粒子减小 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增加 粒子的表面能增加 纳米原子象 超微颗粒的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       在空气中金属颗粒会迅速氧化而燃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倍电子显微镜发现金属超微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间的变化 形成各种形状,它不同于固体,又不同于液体,是一种准固体。在电 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纳米后 才看到稳定性的结构。      利用表面活性,金属超微颗粒可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催化剂、贮气材料以及低熔点材料。    当超微颗粒尺寸减小到一定条件,将引起材料宏观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        2.小尺寸效应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特殊的光学性质:   黄金细分到小于光波波长时,即失去了原有的光泽。    金属超微颗粒都为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                   银白色的铂变成铂黑,金属铬变成铬黑。    原因:金属超微颗粒对光的反射率很低,通常低于l%,几微米厚度就能全消光。    利用:制作高效的光热、光电转换材料,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电能。也可能应用于红外敏感元件、红外隐身技术等。 利用:日本川崎制铁公司用0.1~1微米的铜、镍超微颗粒制成导电浆料代替钯与银贵金属。      超微颗粒熔点下降有利于粉末冶金生产。例如,在钨颗粒中附加0.1~0.5%超微镍颗粒后,烧结温度从3000℃降到1200~13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特殊的热学性质: 固态物质超细化后熔点显著降低,小于10纳米时尤为显著    金(1064℃ )颗粒10纳米时,熔点降到1037℃,2纳米时仅327℃;    银(670℃ )超微颗粒的熔点低于100℃。超细银粉制的导电浆料可低温烧结,此时元件的基片不必采用陶瓷材料,甚至可用塑料。  例如:大块纯铁矫顽力约为 80安/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