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羲之(WANGXIZHI)是晋朝著名的中国书法家,其书法.doc
王羲之(WANG XI ZHI)是晋朝著名的中国书法家,其书法风靡于世, 受后人尊称为“书圣”。他不但以革新书法闻名于世,而且也因为他毕生献身于中国书法,建立了划时代的功绩而流芳百世。 王羲之在公元303年生于东晋,在七岁时就开始学书法。 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伯父和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夫人。 王羲之先学正楷,所谓正楷,就是用正体的笔划把文字写出来。 在他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他开始创立自己的风格,他的字自成一体,独创一格。 他的行书生动活泼,充分表现出他的感情。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是<<兰亭序>>。 这是他在公元353年完成的作品,那时候,王羲之邀请了四十一位亲朋戚友(其中包括当代的书法家和诗人), 在乡间的兰亭举行野外盛会。他们列在溪水两旁,把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每人顺序取觞(SHANG)饮酒作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当天有26人作诗,一共写了35首。大家也都喝了不少酒。 王羲之带着醉意,即席挥毫,为这些诗集作序,写成<<兰亭序>>。 据说,他在几天后再重写近百次,但是总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 <<兰亭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它的原本后来被唐太宗取去。 他很喜爱这幅作品,就命令朝廷最好的几位书法家摹临许多副本,原本则留下来作为自己的陪葬物。 <<兰亭序>>的原迹虽然在公元650年失传, 但王羲之的字体后来对中国书法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太宗对兰亭序的偏爱,促使更多书法家学习和摹临王羲之的字体。 王羲之父子一生勤学书法,他们的专心与毅力,以及他们在书法上的成就, 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和景仰。每当人们提到他们的名子时,都会联想到他们的耐心和勤劳。 一个好的书法家不但能通过书法表达他的思想, 而且他所写出来的字也必须充满生气,活力并具备完美的形体。书法是一门艺术,它需清醒的头脑以及对毛笔有全面的掌握,才能够把字写好。 这需要很多年的精心磨练才会有成就。 在童年时代,王羲之就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他在练字的时候,往往废寝忘食。 据说有一次,他想书法入了迷,居然把手中拿着的面包当毛笔,用来沾墨想写字! 他经常到屋外的小池塘洗毛笔,结果池里的水都变黑了。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的第七儿子)也是很勤于练字。 他在十二岁那年,把一个经过父亲改写过的字拿去给母亲看。他的母亲也精于书法。 她一看就认出丈夫所写的那一画。 王献之因此体会到自己的书法还差,不能与父亲的相比。 他决心勤练,要把字练好。他找到十八口缸,盛满了水,下定决心,要拿缸里的水磨墨练字,不把它用完,绝不罢手。 王羲之当过官。他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他曾劝过同僚,对人要公正仁慈。 王羲之后来因为生病而辞官,在公元361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王羲之父子因为努力用功,成为有名的书法家,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是把他们奉为勤劳这种美德的象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