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15届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有答案)解读.doc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15届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有答案)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15届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分为A、B卷。A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其余的答在试卷上。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卷时,请认真书写。卷面整洁、工整的,可适当加分奖励。 4.亲爱的同学,走进考场,你就是考试的主人!请你细心读题,冷静思索,认真答题,考出好成绩来! 卷类 总分 B 卷 B卷 总分 总分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四 得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阴晦(huì)  汲取 (xí)   恪尽职守(kè) 强聒不舍(guā) B.滞碍(zhì)  扶掖(yè) 吹毛求疵(cī) 味同(jiáo) C.陨落(yǔn)  睿智(ruì)  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D.侥幸(jiǎo)   佝偻(gōu) 相形见绌(chù) 恃才放旷(shì)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不管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康概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C.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D.既然黑夜出自王坐,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顽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9分,每小题3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广于君 广:扩充 B.以头抢地 抢:撞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长跪而谢之 谢:感谢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或以钱币乞之 B.专诸之刺王僚也 辍耕之垄上 C.休祲降于天 骈死于槽枥之间 D.长跪而谢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 C.唐雎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君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 D.唐雎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 第Ⅱ卷(其它类型题 共82分) 三、积累运用。(10分)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分) 译: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