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熵教学的几个问题.ppt.ppt
“熵”教学的几个问题 高 盘 良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熵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四个等价的表述 3.熵增原理的导出方法评述 4.熵增原理表述的争鸣 (不可逆,自发;可逆, 平衡) 5.深入“熵”教学的建议(混乱度;信息熵;热死论;现代科技上的应用) 熵概念引入的背景是什么? 天然(自然)过程 生命 化学反应之方向性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自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生命) 欲死灰之复燃,艰乎 为力 (化学反应) 常见的不可逆过程有哪些? 热传导,摩擦生热,热功转换, 混合过程,扩散过程, 能量性质(品位)之差别: 热与功是不等价的,功的品位高于热 取自高温热源的热量的品位高于散发至低温热源的热量 热的耗散是不可逆性之源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之外,怎么表述这种不可逆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能以热的形式将低温物体的能量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不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发生其它变化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造成的。 第二类永动机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航行于海上的轮船从海上取热能 海水总量~1018吨 降1K 放热~4×1024kJ, 相当于1014吨煤的热值,是陆地上储量的100倍,足够现代社会使用50万年 但海水的能量不可能被这样使用 (单一热源,仅是能量,而非热量) 天然(自然)过程总是从有序变到无序 (均匀、混乱) 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是哪个状态函数在起作用呢? 科学家提出“熵”的概念来描述这种方向性: 熵(隔离体系)增大的方向就是天然过程的方向。 Moore物化教材的思路: 有没有存在一个状态函数 此处的 X 即 符号 S 熵:希腊文 en trope “在变化中” 英文 entropy 中文 熵 引入的方法以 简、显 为好, 重要的是对熵的理解 第二定律的四种等价表述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数学)表述 3.卡诺定理 4.克劳修斯不等式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一)韩德刚 物化(高教社) 有一理想气体物质的量为n, 经由不同的过程 从相同的始态 (n、P0、T0、V1) 到相同的终态 (n、P′、T0、V2)。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一) 相同的始终态间, ≠ ≠ …≠ Q不具有全微分性质 具有全微分性质 (状态函数熵的存在性) 总结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一) 熵:定义?新的状态函数的计算式 熵增原理: “封闭系统由平衡态A经绝热过程变到平衡态B,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绝热可逆过程中不变,在绝热不可逆过程中增加”。 对绝热不可逆过程( )隔离 为什么大于零?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中不可消除的后果, 是通过大量实例的熵变计算而总结抽象出的新假设,实践检验其正确性(参考:赵凯华 热学 例)。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一) 评述:用同学熟悉的具体过程 及刚学过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计算 引入可逆过程热温商(熵的计算式) 体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概念 数学方法简单 加深实践检验的科学理念的认识 被逐步关注([大学化学]的论文)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二)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三) 物理学教科书的方法 赵凯华: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高教社) 热力学第二定律物理说法 → 引用清华大学物理讲义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说法(Clausius不等式)→Carnot定理 → 熵增原理 评述:如介绍Clausius不等式(不严格证明)可以采用此法。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四) 陆果:《基础物理学》(高教社) [统计力学]章后 熵与无序度 → 熵变公式的推广(热库) → 熵增原理 → 直接抬出 Clausius不等式 → Carnot定理 评述:现行小物化这种讲法不合适。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五)(国外物化书) 在绝热箱内 从状态1到2, (不可逆自然过程) 逆过程2→1是在 可逆条件下完成, 使系统所吸收的 热量q2→1都取 自温度为T的 单个热库 熵增原理证明方法(五) 系统已完成循环,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q2→1=W1→2+W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