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震动学悬臂梁模态测试分析第一组研究生杨璨丞洪世颖.doc

精密机械震动学悬臂梁模态测试分析第一组研究生杨璨丞洪世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密机械震动学悬臂梁模态测试分析第一组研究生杨璨丞洪世颖.doc

精密機械震動學 懸臂梁模態測試分析 第一組 研究生:楊璨丞 洪世穎 實驗設備儀器 動態頻譜分析儀: 品牌:B&K (Bruel & Kjaer) 型號:Type: 7533 LAN Interface Module 敲擊錘: 品牌:PCB (PIEZOTRONICS) 型號:086C03 品牌:PCB (PIEZOTRONICS) 型號:352C65 二.實驗目的 利用頻譜分析儀、敲擊鎚及加速規等進行敲擊試驗找出懸臂梁的振動頻率,必將其敲擊力之時域響應、頻域響應、力量分部,個敲擊點的FRF之數據進行分析在經過分析後便能得到該懸臂梁在哪幾個頻率會發生共振,此頻率為自然頻率並分析共振時懸臂梁的變化情形此情形稱為模態而一個模態會搭配一個振形,並去比較理論與實際的誤差。 三、實驗步驟 本實驗所敲擊之懸臂梁長為42公分,共分8個點1個點為固定點進行7點敲擊,其每點間隔為6cm,此懸臂梁的構造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 參數設定: 設定衝擊錘及加速規之相關參數。 衝擊錘之設定,主要為 Max Peak Input。 加速規之設定主要為 Max Peak Input FFT Analyzer 分析設定。 敲擊後數據: 敲擊後之力量頻率 敲擊力時域響應:為敲擊槌的輸入力量訊號 敲擊力頻譜圖:敲擊後的反應訊號,可看出敲擊完後,剛開始會搖晃的很厲害,經由時間的拉長,結構的晃動會慢慢的衰減下來,而達到靜止狀態。 敲擊完之頻率響應圖 可以的看出懸臂樑7點敲擊後的模態,頻率在200Hz以上,模態較為明顯而頻率在200Hz以下的低頻較不明顯。 最後將所得到之 DATA 值匯入模態測試軟體求出其自然頻率。 四、實驗結果 分析結果,本次實驗所得到的自然頻率共有5個,而每一個自然頻率都會搭配一個振型。在每個頻率發生共振時,其懸臂梁的變形方式也都會不同,每個自然頻率之振型如下圖所示: 模態振型1 模態振型2 模態振型3 模態振型4 模態振型5 每個模態振型共振平率表:由每個頻率可觀察到模態的作動,進一步了解到在個頻率下模態之運動。 在進行點2敲擊時出現2(2和3)種自然頻率但第2的模態振型不符合實際的振動行為所以將其刪除。 理論分析 自然頻率公式: N=1 a=1.875 N=2 a=4.694 N=3 a=7.855 N=4 a=10.996 N 4 a k= E:楊氏係數:21000000000() g:重力加速度:9.81() I::()l:試件長度:0.4(m) A:試件之斷面積:()γ::7850h:試件厚度(m):(m) 誤差比(%) 18.289 2328.23555 123.619 146.9923039 18.90753 333.455 411.6241102 23.4421 650.855 806.6365348 36.75640 1073.102 1333.265806 24.24408 五、結論 本次實驗利用敲擊實驗結合第一個實驗並加入模態分析,讓我們更加了解整個振動分析的流程,知道共振頻率的求的,模態振型的分析,藉由這些我們可以知道理論與實際的差別,振動訊號的判別才能去找出問題所在解決問題。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