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毕业班地理适应性练习(一)—自然地理讲解.doc

2017届高三毕业班地理适应性练习(一)—自然地理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毕业班地理适应性练习(一)——自然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自1960年以来60年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某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198年前,黑子变化极值年降水量变化极值年提前 B.198年后,黑子变化极值年降水量极值滞后 C.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3.拍摄开始前,摄制组先要准备好露营地,图中最适合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最晚离开的钓鱼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 A. B.C.D. 6.寒潮来临前果农为柑橘塑料薄膜(图),可有效防止冻害,其原理是 A.大气逆辐射 B.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阻挡地面辐射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每 7.造成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反气旋 在苏勒亚其其格演唱的歌曲《拉萨夜雨》唱到:“拉萨午夜的细雨,淋响了心的铃铛……”,夜雨率是指20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总和占一天中降雨量的百分比。读图 8.图中甲、乙两地的数值可能为 A.42,50 B.48,45 C.44,51 D.49,499.关于拉萨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夜晚的主要原因是: 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昼充足,水汽容易凝结 B.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的气流,水汽容易凝结 C.地处高原,夜晚气温远比白昼低,水汽遇冷凝结 D.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水汽遇冷凝结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回答10—11题。 10.“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B.辐散上升 C.辐合下沉 D.辐散下沉 11.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孔明灯的上升运动 C.山洞深处冬暖夏凉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13题。 12.关于水库异重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助于漂浮污染物的净化 B.到达大坝的异重流不利于水库清淤 C.洪水期易出现异重流现象 D.三角洲泥沙来自于水库环流 13.下列情形与异重流有关的是( ) A.海面上的波浪 B.大风吹拂湖面 C.黄河入海口河水海水交界处的水流完成14、15题。 14.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背斜 C.地堑 D.地垒 15.该区域主要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D.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 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读图11“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沉积、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17.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 图12为学生野外考察时拍下的温州大罗山花岗岩地貌“龙脊”景观图。完成18-19题。 18.形成“龙脊”的花岗岩出露于地表所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是 A.岩浆喷出、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B.岩浆喷出、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C.岩浆侵入、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D.岩浆侵入、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19.该地山麓自然带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