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红散论》_NoRestriction.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红散论》_NoRestriction.pdf

《宁红散论》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张旭霞 宜丰县委党校邹箫蔗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周榜师 一、宁红产区及源起 红茶发源于福建武夷山区,由崇安(今武夷山市)传到江西铅山河口,再传到修水漫江,又传到浮梁县及安 徽省的东至,最后传到祁门。江西先有“河红”、次有“宁红”,再有“浮红”“),这三种红茶也是中国的三大红茶。 河红以江西的铅山县为主要产区,现已绝迹;宁红以江西的修水、铜鼓、武宁三县为主要产区;祁红则以安徽的 祁门、至德及江西的浮粱三县为主要产区。 修水、武宁、铜鼓三县古称宁州,其产之茶,制成红茶居多,产品统称宁红。修、武、铜三县红茶区统称宁红 区。其中,修水所产宁红占了整个宁红产量的∞%以上。 宁红区位于赣西北,地处幕阜山和九宫山之间。全境地势高峻,林木苍翠,雨量充沛,山多田步,土质肥 沃,温度适宜,排水良好,雾多湿度大。每年春夏之间,云凝深谷,雾绕高岗,到上午10点以后,浓雾才能散尽。 茶叶春芽萌发之时受雾露滋润,再饱受阳光之照射进行光台作用,给宁红的生长以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 修水宁红茶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据考,修水制茶历史可上溯到后唐时代。毛文锡在后唐二年 (935年)写的《茶谱》中说:“洪卅I双井自芽制造极精”。“又据《图经续志》记载:‘武宁、宁州(即修水)皆产茶, 宋时名江茶。’又《续职方乘》载:‘茶出分(即修水)因愿属武宁四八乡,后分出立县,故名分宁)武两县者摄佳, 今偏行天下,号为江茶。’又《归田录》:武宁严阳茶,与双井茶(双井系分宁黄庭坚故里)相亚,为草茶第一。’ ‘合考诸书,宁红茶有名已久。州卦 关于宁红茶的含义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有人认为宁红有宁州女子青春美貌之说.取原汁原汤之 意o)。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宁红”的“宁”喻统一天下后,百姓安宁度日,“红”则既表吉利之意,又状茶之红亮汤 色(舯。 关于宁红茶的起源也有多种传说。一个传说是唐太宗统一天下时,兵至江西义宁州漫江,翌日重病缠身 卧床不起,当地百姓以变色茶(发酵红茶)奉饮,唐太宗尽饮数杯后,身轻如燕,病腺康健,便赐此荼为“宁 红”(5)。第二种传说是李白成退出北京,逃到了九宫山时,只剩下七人,李自成经过漫江茶园时,茶农不知来了 什么兵,赶紧躲进大山。刚采好的“谷雨尖”堆在茶房来不及揉制,时问长了,茶叶发了酵,眼看千辛万苦摘来 不易的茶叶,茶农们还是将发了酵的茶做了出来,不料歪打正着,变红了,还有一种特别的清香飘然而出,以后 家家户户仿而效之,都把自家的新茶发酵一遍再做。久而久之,“漫江绿”变成了“漫江红”,宁红因此而来“)。 传说归传说,目前所知,最早记载红茶起源的是明代刘基的《多能鄙事》。到清初,便有了关于较为规范的 红茶制作方法的史料记载(见《武夷山志》)。我们认为,对于宁红茶的起源时问,较为稳妥的观点应是清道成 年问。清代叶瑞延在《纯蒲随笔》说:“(宁)红茶起自道光季年,江西估客收茶义宁州o),因进峒教以红茶做 法。”。《义宁州志》八卷十三页也谠:“道光年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红茶、乌龙、白毫、花 香、茶砖各种。”《江西茶叶对外贸易志》则明确地说:“‘宁红’于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试制成功。”侣),但此 说未标明其所依据的资料。 31 宁红茶的发样地——修水县漫江乡宁红村,地理环境极佳,一湾武宁水(修水支流)蜿蜒曲折其间,地势 平坦广阔,群山怀抱。该地种茶历史悠久,土质特别,所产茶叶无病虫害,不需用农药,为纯正的天然茶叶。今 宁红集团漫江荼厂设此,每年还可产“宁红金毫”20多担(每担10。斤),2000多斤。 二、宁红茶的制作方法及特点 红茶是紧接乌龙茶之后产生的又一新茶类。红茶的制作是在绿茶的晒青做色和黑茶及白茶(芽茶)的基 础上发展的。先是小种红茶(亦称福建正山小种)流传到间东各县,然后简化制法做成工夫红茶,此时大约是 1650年前后。工夫红茶(宁红属于工夫红茶)是从白茶晒制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的日光萎凋;由绿茶揉捻 后,未来得干燥变红的实践;由黑茶渥堆变褐黑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握红的技术措施,开始发明小种红茶,继 而发展到工夫红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