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C35﹪Cr铸铁的超常凝固.pdf
5%C-35%Cr铸铁的超常凝固
张山纲
(石家庄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11)
详细摘要:文献【1】和【2】介绍了5%C一35%Cr铸铁的性能和使用。文献【3】、专利
AU-A-28865/84和沃曼国际有限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
1126961A[4]介绍了
5%C.35%Cr铸铁的制造技术。他们在细化该合金的M7C3初晶碳化物,平均初晶M7C3尺
寸:20--251xm;并将M7C3初晶碳化物体积从20%,提高到25%。
该技术可使
本文叙述一种能使5%C.35%Cr铸铁进行超常凝固的“A31技术”。
5%C.35%Cr铸铁获得初晶M7C3碳化物体积分数提高到50%,其平均截面尺寸20~501un。
制造的杂技泵铸件,耐磨性超过了国外的同类合金。
“A31技术”要点是:①铸型采用树脂砂型,面砂为10-20衄铬铁矿砂,壁厚处放置外
冷铁或暗冷铁;②熔化时加入Fe-XI合金1.0%和Fe-X2合金1.0%;③向包内加入2.0%的
自主研制的vT合金进行孕育处理;④浇注温度为接近液相线温度;⑤向浇注的铁水流中
加入约O.5%的粒度为0.2~0.3姗铬钼合金铁丸。
‘A31技术”对凝固影响如下:①向熔体中加入X1和X2合金元素,会在熔体中能形成
高熔点的、呈弥散分布XIX2质点,其为潜在的结晶核,t515]。②浇包内加入孕育剂VT合
金,能与熔体中加入的X1和X2合金元素产生协同作用,大大地增加熔体中非均质形核
质点的数量。而X1X2质点是M7C3和奥氏体的非均质形核质点,可使M7C3和奥氏体相
的形核率极大地提高。初晶M7C3碳化物的析出后,也会在其固月夜界面前沿形成大的成分
过冷,这种成分过冷为奥氏体能在X1X2衬底上形核提供了热力学条件,促进了奥氏体晶核
在较高的温度析出。③采用接近或稍高于液相线的浇注温度,能降低熔体的过热度,降低
其能量。在这种温度下浇注时,提高熔体在浇注过程中游离晶增殖的作用,大大地提高形
核率【6】。④浇注流中添加铬钼合金铁丸可视为微冷铁,使微区温度受到扰动,当扰动微区
的温度低于不稳结晶温度时,M7C3自由能低于液相的自由能,使微区出现M7C3的晶核,
且该晶核能够稳定存在,成为晶体生长的核心f7】。⑤激冷面砂是为了加速铸件热量向外输
出,提高凝固冷却速度,保持X1X2质点、浇注中增殖游离晶和铬钼合金铁丸的温度扰动
微区的存在。
用A31合金制造的泵件前护板、叶轮的寿命分别是A05合金的4和2倍以上。耐磨性
超过了国外A217合金.
关键词:过共晶凝固白口铸铁
参考文献
.184-
【l】张山纲,张剑波,朱保钢等.高碳高铬白口铸铁材料及其应用叨.铸造技
术,2005(9).842-845.
erosionresistanceofmetallicmaterialsusedin
【2】R.J.Llewellyn,S.K.Yick,K.F.Dolman.Scouring
slurrypumpservice[J].Wear256(2004).592—599。
【3】【英】I.R.Sore.白口铸铁的耐磨性与断裂韧性阴.Metals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申请4,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号CN
l 126961A。
【5】边秀房,刘相法,马家骥骥.金属遗传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
【6】大野笃美著,唐彦斌张正德译.金属凝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64巧5
【7】傅恒志,柳百成,魏炳波.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发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73.
.18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