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门仔-救世军社会服务部.doc
三門仔
三門仔的歷史
三門仔的得名來自近岸的岩石仿似三個門口﹐但現在於三門仔已無法看到這情況﹐原因是三門仔村村民在六十年代被政府遷徙至現址。 據村內長者張奕友憶述最少有六代人在三門仔舊址捕魚及居住﹐當時岸上共建有36間木屋﹐並在三門仔舊址海域捕魚(即現時船灣淡水湖)﹐魚獲甚豐﹐是三門仔魚民的天然魚塘。
至六十年代﹐港府為解決市民的食水問題﹐選擇在三門仔興建船灣淡水湖﹐在淡水湖附近村落居住及捕魚之漁民均被政府遷徙上岸。當時由大埔副理民府鮑富達負責三門仔遷徙計劃﹐但當他們遷徙王鹽田仔東之小石屋後﹐才發現小石屋面積只有二百多平方呎﹐比原有的木屋還少﹐村民唯有睡在碼頭、行人路﹐甚或是漁船﹐且足足捱了三年無水無電的日子。
新的三門仔村於1965年正式揭幕﹐其中36間屋是由理民府興建賠償給當時受影響的舊三門仔漁民﹐而其他漁民則向政府申請租地建屋。
漁民捕魚方法
1. 照漁/索罟
四、五十年代三門仔漁民多在近岸作業﹐以風帆及搖櫓作為動力﹐以圍網方式捕捉魚蝦﹐通常在夜間作業﹐稱之為「照漁」或「索罟」﹐由於物資貧乏﹐只能用火水燈照明﹐以強光吸引漁群聚集﹐然後圍網捕之﹐至五十年代開始採用大光燈作業。
2.排釣/釣竿
漁民所用的排釣方法叫排釣或釣竿﹐方法是用一條魚絲﹐在魚絲的開頭綁上鉛塊/石頭和浮標﹐再在漁絲每隔15呎的位置鈎上魚鈎及魚餌﹐將船一開動﹐一面放下魚絲﹐整條魚絲約有數百至千多個魚鈎﹐當魚絲放下海後﹐約等半小時﹐將漁船駛回浮標位置及收回漁絲﹐便有收成。
3.泥鯭籠
泥鯭籠是一個以鐵絲網所扎成的鐵籠﹐其中一面剪開鐵絲網缺口﹐並向內屈曲一道門﹐使漁兒進入被困在籠中。
4.浸漁
漁民在海上靜靜放下魚網及魚籠﹐任由它沉下海中﹐數小時或隔一晚後才回來﹐把網撈起便有漁獲。
5.敲漁
漁民把魚網放入海中﹐王在艇上以木棍敲打木板或敲打海水﹐令海中魚類受驚而衝往魚網﹐敲打時﹐小艇會圍著漁網的位置打圈﹐圍繞數圈後便可收網。
救世軍新界東北區漁民生活文化展覽閣
背景資料
新界東北區水域是由東北的沙頭角起至西南的大埔海及沙田海一帶,當中有無數優美的海灣及小島,是香港本地漁民其中一個重要的作業地區。根據歷史資料,本區漁業活動有悠久的歷史,現時區內仍有十多條漁民村落。然而,香港漁業正受到各方面的衝擊,包括鄰近海域的同業競爭、天然魚場漸遭破壞以及年輕一輩不願繼承漁業等因素影響而日漸式微,漁民族群的傳統文化亦因此而逐漸有被社會遺忘的趨勢。因為漁民昔日以船為家四處聚居,又大多不通文字,所存歷史文化除了口耳相傳,就只能依靠地方簡單紀錄及廟宇碑文等資料佐證。
救世軍三門仔社區發展計劃於1993年開始為本區漁民提供服務,從中體會到對於老一輩漁民而言,讓本身的歷史文化得以傳播及延續,同時通過經驗分享可以參與培育社會下一代接班人,成為了生命之中另一種成就,於2001年組織漁民文化關注組,與參與的漁民合力推動漁民傳統文化保存及推廣工作,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及社區人士認識漁民生活面貌,其後於2005年更獲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贊助於三門仔漁民新村設立一所漁民文化展覽閣,將新界東北區漁民生活及歷史面貌展示及紀錄,讓更多公眾人士可以接觸本區漁民文化,希望公眾人士更加關注社會文化的保存及延續。兩年來透過漁民的口述與蒐集資料,加上義工的參與以及各界專業人士的協助,終於在2007年12月正式開幕。
展覽閣內容包括漁民捕魚方式介紹、傳統信仰習俗、區內漁民社區介紹及日常生活情況,同時亦會展出漁民捕漁工具,潛水銅頭、大光燈、鏡盆、排釣用具、帶子鉗、舊式衣服、村民昔日照片等等。參觀人士亦可以在展覽閣的模擬船艙內,感受一下漁民在船上的生活環境。
成立目的︰
1. 推廣新界東北區漁民的傳統文化及歷史
2. 推動漁民群體關心自身文化保育工作
3. 讓社會人士認識認識漁民族群文化
4. 希望社會人士重視傳統文化保育工作
特色︰
1. 反映新界東北區漁民生活文化面貌
2. 展覽閣成立全賴本區漁民共同參與﹐分享自己的知識和故事﹐並借出展品。
3. 參加者有機會在參觀展覽之餘﹐與村內漁民親身交流。
展覽閣內容
1. 新界東北區漁民分佈及漁村介紹
2. 漁民的禮俗
3. 各種捕魚方法
4. 漁民的信仰
5. 漁民的生活文化
展品
1. 漁民衣飾
2. 漁民生活用品
3. 捕漁工具
4. 模擬漁船生活環境
5. 村內漁民往昔生活照片
漁民導師感想
黎火帝:「我覺得好榮幸三門仔村有一個展覽閣,希望遊客來到本村都可以參觀一下,認識我地漁民文化。」
張志明:「成立了展覽閣,我覺得好光榮,漁民文化展覽閣的工作做得幾好,可以比多啲人認識漁民文化。」
石潤妹:「展覽閣雖然細啲,但係做得好好,日後希望多啲人參觀。」
鳴謝:
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暨中國歷史研究所教授蕭國健博士
Axiom Oval Partnership Ltd.董事長梅耀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