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及自然单元辅导.doc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了解理解掌握 本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就;第二部分阐述了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第三部分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人口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难点:环境污染的原因。20世纪以来,科技进步极大程度地发展了工业生产,也使工业生产成为环境变迁的污染源。目前,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是环境污染主要发生源,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使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农业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化肥使用过量滥用农药。 境—苯并芘,它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可吸附于灰尘上并随之向外扩散。研究表明,城市大气中3,4—苯并芘每增加0.1微克/100立方米,则肺癌的发病率将相应增加5%。3,4—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烃类的物质,可随食品或空气进人人体。研究证实,它可诱发皮肤癌、肺癌、胃癌等。 (2)重金属 矿山的开采和冶炼以及其他工业生产活动,可使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和类金属砷等释放到环境中,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并导致生物和人体受到危害。有人将汞、镉、铅、铬、砷称为“五毒”。 重金属污染特点:具有不易被生物降解、残留时间较长的特点。环境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较难清除和恢复原状。环境中的某些重金属还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生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体内成千上万倍地富集起来造成慢性中毒,然后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部位不断积累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影响人体正常生活。 汞 在重金属中,以汞的毒性最强,它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毒金属,能以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汞的主要污染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从朱砂中提取汞以及氯碱工业,也有少量来自于造纸、油漆、杀菌剂、电子设备和城市废物的焚烧等。汞有高挥发性且能长期停留于大气中,可发生全球范围的迁移。20世纪50-6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就是甲基汞中毒引起的。开始表现为神志痴呆,全身麻木,运动失调,最后神经失常而惨死。甲基汞还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损害胎儿。 镉 镉在自然界往往伴生于其他金属矿如铅锌矿、铅铜矿中。镉污染来源主要是采矿、冶炼、废弃物焚化处理、肥料制造、化石燃料燃烧、电镀以及其他工业。金属镉本身无毒,但它的化合物毒性很大。 分为水溶性镉和非水溶性镉两大类。水溶性镉能被作物所吸收,危害性较大。而非水溶性镉不溶于水、不易迁移、不易被植物所吸收。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镉对环境污染的途径主要是污水灌溉和污水施肥。含镉浓度高的污水污染了农田的土壤,通过农作物的吸收、富集,人和其他生物食用此种农作物后便受害。日本最早发现的“骨痛病”,就是由于长期食用了镉污染米造成的。此症表现为骨骼变脆,异常痛苦;严重时,甚至咳嗽也会使肋骨断裂。镉是对人和生物体毒性较强的金属元素。 铅 铅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它对人体的各种组织都有毒害作用,严重时可引起人体急性中毒。铅主要影响儿童的智商,对成人来说,铅使人们患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和死亡的危险增加。 (3)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生活中常用的快餐饭盒,各种食品包装袋,泡沫塑料,以及农用地膜等石油化工副产品生产的塑料制品,被废弃后没加以回收、焚烧、掩埋,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威胁,被称为“白色污染”。这些废弃物在环境中既不溶化分解,又不能腐烂消灭,即使埋在地下经100年也不会分解。它还会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造成庄稼减产。 (四)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中向环境释放各种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有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己分解为无害物质或逐渐消散、稀释,有的则在长时期内保持其有害性甚至发生危害性更强的转变,以致造成对地球环境中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 1.大气污染 (1)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浓度增加了,它们吸收红外线的能力特别强。这些气体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在上升,气候出现了不正常的变化,通常称为 “温室效应”。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有科学家预计,到21世纪中期,地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0—4.5℃ 温室效应的后果:主要有高山冰川和积雪的消融、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发生移动、雨量分布变化、传染病流行等。 (2)酸雨 当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露等)的pH值下降到5.6以下时就被称为“酸雨”。 酸雨的后果:大量的森林被破坏;湖水酸化,鱼虾因此而种类、数量减少甚至绝迹;一些名胜古迹和建筑物遭到了腐蚀。酸雨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形成的。这些氧化物一部分来自自然界的火山爆发、闪电等,另—个更主要的来源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 (3)臭氧空洞 臭氧(03)在大气中的含量非常少,在标准情况下,平均只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