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斗转星移,海陆变迁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铁生锈,事物腐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 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运动的载体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规律与现象的关系: 区别:通过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是现象;不可以直接感知、只能运用抽象思维去揭示的是规律 联系: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和规律统一在同类事物中。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09江苏卷)“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守株待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结论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 --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 --不是偶然的,是确定不移的 --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 对于规律的理解: 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并不是所有联系都是规律。 ◆课堂探究: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人或许能发明一种不需要任何动力就能永远转动的“永动机”,这一想法令许多人着迷。1714年,德国有个叫奥尔菲留斯的人宣布发明了“永动轮”,并当众表演,轰动一时。但后来事情被揭穿——原来有人藏在后面转动轮子。科学家焦耳也曾被这种大胆的设想所吸引。他曾三番五次地做实验,经过多次的失败后,得出了“要科学,不要永动机”的结论。通过多年的反复实验,他终于成功测出了热功当量数值,并具体阐发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焦耳的成功启示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课堂探究: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这一设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一开始就是不科学的。 课堂活动: 有不有哪位同学能够手板凳子把自己举起来? 思考:没有谁能够手板凳子把自己举起来,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规律的特征: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① 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荀子的名言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具有规律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天不为人 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荀 况 思考:荀况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规律的特征: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② 普遍性 2.规律的特征 宇宙中无数星球为什么会有序地运动?这说明什么?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低 高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保 持 百 分 数 7 1 2 3 4 5 6 100 80 60 40 20 (天数) 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思维领域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大家都知道,成语“对牛弹琴”是讽刺弹琴者不看对象,白费劲。但现代科学却证明:定时给奶牛放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法国科学家曾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它每天欣赏3小时音乐。结果番茄长到达2公斤重。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声音是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节奏和音量放出,易被动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你还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规律的实例? 3、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力,发射卫星、飞船为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 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害为利(如:三峡大坝) 人类对规律的利用,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 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人与规律什么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规律。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13-1 2024级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VIP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朝阳区四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化学反应工程第6章 气-液反应及反应器.pptx
- 管理工程系-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VIP
- 新能源汽车技术(第二版)教学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全).ppt
- [补车]囚于永夜by麦香鸡呢.doc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八大专项练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