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位二:参加高考就如同完成一个项目: 考生--执行经理 家长--财务总监 教师--项目总监 上述三方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共赢! 合作成功,共同受益 合作不好,共同受损 避免角色错位 高考备考指导教师应该是教练,而不是保姆、机械师、教书匠。 总之,备考教练要: 抱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观点,要做师傅! 靠良好的人品、崇高的师德、高超的办法征服考生。 进一步:班主任的定位 1、总教练: 定位准确,不做保姆,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 整合各科任老师的工作(集体会诊) 整合家长的工作 2、第一责任人: 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 享有相应责权利 总之,在高考备考中: 考生--主体 教师--主导 家长--支撑 ?? ◆考生要主动地承担起参加高考的责任; ◆教师要研究考试,给考生指出正确的方向; ◆家长要利用自己的条件和整合相应的资源,帮助考生提高时间利用率,走上成功的捷径! 3、三轮备考安排的建议 ?? 1、调整理念、走出误区 2、科学应考、真抓实干 3、强化自信、挑战自我 4、善借外力,追求高效 高三的中心任务就是: 竭尽全力确保做到考后不后悔 高三生活的主旋律是: 保持头脑清醒,进行积极思考 三个年级的任务 做为立志参加高考的高中生,高中三年要进行全程备考。 在这里,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参加高考相当于进行一万米长跑比赛。那么高一为起步跑,高二为途中跑,高三为冲刺跑。 从长度来说,一般地:起步跑2~3千米,冲刺跑最多1千米,于是途中跑就占了绝大部分的6~7千米。 从这个角度看,高二是高考备考的主战场,大部分的工作是在高二完成。可很多地方高二成了高考备考的软肋。 于是,我们倡导:高二要像高三那样学习与生活! 三个年级的任务 高一:培养兴趣、发挥特长(避免用辛苦、难度导致厌学) 高二:按高考标准打牢基础(要吃辛苦、肯付出,提前进入高考状态) 高三:强化训练、全力冲刺(保持头脑清醒,追求不后悔) 三个年级的口号 高一:特别能吃苦,特别讲文明 高二:像高三那样学习与生活 高三:竭尽全力确保做到考后不后悔 高三生活的主旋律是: 保持头脑清醒,进行积极思考 定位:长跑中的途中跑 高二做为途中跑,与起点处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处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还有那条红线。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最具有实力。 高二操作建议 1、竭尽全力,将自己打造成铁汉。 聪明的怕勤奋的,勤奋的怕不要命的。高二下学期必将是铁汉的竞争。必须将自己打造成铁汉才有赢的机会。 2、竭尽全力,将每一堂课听明白。 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学子梦寐以求的,这是事半功倍的最大资源。浪费不起啊! 3、竭尽全力,将自己做的每一道题弄懂。 ?? 既然花了时间去做的题,不搞懂,做它干什么? 高二下学期,强人将浮出水面、鸟人将沉入海底! 总之,科学应考就是整合好优质的备考资源,向部分有条件的考生倾斜 (1)权威高考信息、内部资料的应用 (2)专家的信息引领、方法指导、激情激发 (3)科学应考增分措施的全面实施 (4)建立学生挡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5)学生、教师、家长的科学定位。 ?? 四、重点生培养的策略及措施 (1)重点生培养的强烈需求 (2)传统的操作模式制约了重点生的脱 颖而出 (3)重点生培养的可行性 (4)重点生的界定 (5)重点生培养的具体措施 (6)上述操作对学校的作用 汇总 (2)传统的操作模式制约了重点生的脱颖而出 1、传统的一轮备考中,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复习。 学校重点生对很多复习课的看法是:过于基础、速度太慢,同时由于尊重教师,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听课,十分烦恼、甚至痛苦。 这样的操作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是合适的,但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是存在着时间上的浪费的。重点生希望学校能给他们搭建更高的平台,做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事儿。 2、对于一轮复习课上的很多内容,重点生基本上在高一、高二就已经解决了。提高他们水平的关键应该是第二轮的专题操作,可很多学校的第二轮时间过短,甚至形同虚设,有很多专题没能开发利用,备考很不科学。 很多学生更需要老师提供丰富多彩的专题训练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和应试能力,加大二轮复习力度对重点生更有效。 3、重点生的培养是有其特殊规律的,重点生需要特殊的“娇惯”、特殊的“待遇”、特殊的“青睐”、特殊的关注、特殊的激发,没有特殊的安排,重点生是很难脱颖而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