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这是高锟、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从左到右)的照片。 因制成液氦和发现超导现象191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著名高温超导物理学家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也可以制作成消防报警装置及电器设备的保安装置。当发生火灾时,记忆合金制成的弹簧发生形变,启动消防报警装置,达到报警的目的。 美国:风能首当其冲? 日本:太阳能铺就新能源路 英国:风能核能并举 丹麦:靠风“驱动”的国家 芬兰:生物能源独辟蹊径 冰岛:利用地热不再依赖石油 挪威:借风发展“氢经济” 冰岛地热 世界主要潮汐电站 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还很不充分。目前潮汐能已经开始利用,小型的潮汐发电站已经成功。但是发电量很小,作用不大。波浪能的利用也仅仅是开始,有许多问题还并不清楚。温差能的利用似乎更为重要。海洋温差能的利用可以提供持续的能源、淡水,而且可以和海洋采矿、海洋养殖等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资源。 人类的活动范围是由陆地到海洋再到大气层,现在又扩大到了外层空间。空间技术是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外层空间与大气层的分界线是难以划分的,这是因为在距地表数千公里的高空仍然有极少量的气体。另外,利用外层空间不仅是科学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世界各国的权益,很难取得一致。目前人们认为,距地表100公里以上的空间就是外层空间。在外层空间中是没有势力范围的。 §9.4 空间技术 按吸引力的作用范围来划分,外层空间可以分为地球引力区、太阳引力区、银河系引力区与河外星系引力区。就人类的航天活动而言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越出太阳引力区的。 一、空间技术的意义 1、人类如何才能进入外层空间 人类要进入外层空间,需要克服几个重大的困难。第一是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地球的引力在160公里的高度才减少1%,所以要进入外层空间必须要有足够的能量和技术措施。第二 是要克服真空。在200公里的高空,大气的压力和密度降到数量级,在星际空间,空气的分子已经很少了,要有应对的办法。 第三是克服温度的变化。在高空中,向阳面的温度高达200℃。第四是要防止各种辐射的危害。但是,由于开发外层空间具有极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意义,所以有条件的国家都在积极努力,争先挺入外层空间。 外层空间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对人类有巨大吸引力。地球近地卫星的高度是200公里,立足于它可以研究到地球表面的15.2%。地球的静止轨道卫星离地面35786公里,可以观察到地球表面的42.4%。只要三颗这样的卫星,就可以监视整个地球。这就是优势,这就是资源。 2、外层空间 高真空也是一种资源。在外层空间进行天文观测可以摆脱大气的影响,拍出完整、精确、清晰的天体面貌。在外层空间航行,没有空气阻力,节省能源,为探索恒星和宇宙提供了良好条件。外层空间没有污染,是制备高纯度物质的理想场所。外层空间中有失重环境,可以进行无容器熔炼,得到极为均匀的合金、制出极薄的金属膜和极细的金属丝。 在航天器中可以进行生物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可以提取疫苗,制出成本低、纯度高、效率好的药物。生态研究还可以建立农场,进行太空育种,研究动植物。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但是受到大气和昼夜的影响很大。在外层空间,太阳光十分充足,利用率高,可以建立大型的太阳能发电站。月球上的资源丰富,环境洁净,没有大气。月球是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的理想场所。 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 3.空间技术开发和应用 空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在空间开发上的投资和效益之比在1:10以上。空间技术的领先能使一个国家具有空间优势,提高它的国际地位,加强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科学方面,空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种学科的进步。例如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等都得到推动。 卫星气象学、卫星海洋学、卫星测量学、卫星通信学等也应运而生。空间技术的发展对基础学科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宇宙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问题,人们在太空活动中会取得新的信息和重要的发现。 二、空间技术的进展 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发射载人飞船,1969年阿波罗号飞船载人登月 ,1981年发射航天飞机,1997年遥控探测仪登陆火星。现在,外层空间中的航天器已有 6000多颗;绝大多数是美苏发射的,中国和印度也有一份。 1.航天运载工具——火箭 人类探索和开发外层空间,首先要制出航天器的运载工具,使航天器具有足够大的动能 ,克服地球的引力,进入空间轨道。目前,运载航天器的主要工具是火箭,现在许多国家的火箭都能把几顿重的卫星送到36000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轨道。火箭是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docx VIP
- 18D8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装.docx VIP
- 春考电子商务技能直播营销题目答题模板及要求.docx VIP
-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PPT.pptx VIP
-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pdf VIP
- 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政策的实施研究——以常州市为例.pdf
- 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解读PPT课件.ppt
- 2023年锦州市遴选市直机关(参公单位)公务员笔试真题.pdf VIP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之光(单元教学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备课.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