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接触网检修工艺 检修标准 2、弹性吊弦辅助绳和简单悬挂吊索的技术状态: (1)辅助绳和吊索须用绞线制成并保持一定的张力。 (2)在无偏移温度时两端的长度应相等,允许相差不超过400mm。 (3)辅助绳和吊索不得有断股和接头。 (4)弹性吊弦辅助绳两端与承力索的连接符合设计规定。 3、吊弦的位置、数量: 吊弦的位置、数量符合安装图要求。 4、吊弦无锈蚀、磨耗、烧伤、断股及散股现象,整体良好。软横跨双股直吊弦最短为400mm,允许误差50mm。 吊弦及吊索检修工艺 高速接触网检修工艺 检修标准 5、不锈钢绝缘吊弦: (1)螺栓均应使用扭矩扳手紧固,其中调整紧固螺栓(Φ14mm)紧固力矩不应小于25N.M,线夹螺栓(Φ9mm)紧固力距应为15N.M为宜。 (2)尼龙绝缘轮扣合在承力索(轴向安装),两组件要扣合牢固。 (3)调整杆在调整紧固螺栓上部外露50—80mm,多余剪去,断口磨平。 (4)固定片小端弯折卡住调整杆,大端弯折卡住调整螺母相邻两面。 (5)不锈钢吊弦安装后,线夹螺栓一般不应打开(因线夹易变形)。 吊弦及吊索检修工艺 高速接触网检修工艺 注意事项 1、装卸吊弦、吊索时应注意防止其滑脱弹起伤人。 2、装卸吊弦时应防止人为损伤吊弦、吊索本体。 3、确认承力索,接触线的吊弦线夹类型安装正确。 4、要注意保持相邻悬挂点(定位点)间导线坡度符合规定。 5、不锈钢绝缘吊弦要注意对电连接认真检查。 吊弦及吊索检修工艺 高速接触网检修工艺 作业准备 1、人员:14—15人。 2、工具:车梯、接触网激光测试仪(或测杆、线坠、道尺、钢卷尺)、水平尺、滑轮组、校正扳手、整弯器、单滑轮、大绳、安全用具、通讯工具。 3、材料:定位线夹、吊弦线夹、平头螺栓、平垫片、防松垫片、直径4.0铁线、黄油等,更换零件时带限制管、电连接线及电连接线夹。 作业程序 1、“天窗”时间外由检测工区对线岔处定位点拉出值、交叉点位置、500mm处的水平及抬高进行测量,测量值超出安全运行值时应下发《维修任务书》。 2、检修工区在“天窗”内对《维修任务书》中的缺陷及线岔零部件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 3、对线岔交叉点位置的调整。 线岔检修工艺 高速接触网检修工艺 单开道岔标准定位的线岔调整: 1、两导线交叉点投影位置。不合格情况可分为三种: (1)两导线交叉点垂直投影在两内轨相距630-1085mm(160km/h以下)或735~1085mm(160km/h以上)内,但不在两内轨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可将定位点拉出值向同一方向调整直至符合要求,注意定位点拉出值不得超出规定。 (2)两导线交叉点垂直投影超出630-1085mm(160km/h及以下)或735~1085mm(160km/h以上),但处在角平分线上,可将定位点拉出值反向等距调整,注意拉出值不得超出规定。如大于1085mm,可增大两线夹角,如小于630mm(160km/h以下)或735mm(160km/h以上)可减小两线夹角。 (3)两导线交叉垂直投影既不在630-1085mm(160km/h及以下区段)、735~1085mm(160km/h以上区段)范围内又不在角平分线上,将限制管松开,将线坠拉在下方接触线并位于630~1085mm(160km/h及以下区段)、735~1085mm(160km/h以上区段)内,调整拉出值,直至符合要求,将限制管在合适位置安装牢固。 单开道岔非标准定位的线岔调整可以参照标准定位的线岔调整方法步骤 线岔检修工艺 高速接触网检修工艺 交叉渡线道岔(菱形道岔)的线岔调整 1)找出各单开岔子接触线交叉点范围。 2)调整正线(Ⅰ、Ⅱ)接触线拉出值,使接触线通过A、B、C、D点处于标准位置。 3)调整渡线(Ⅲ、Ⅳ)接触线拉出值,使接触线通过A、B、C、D点,从而满足四组单开道岔的线岔接触线交叉投影点的要求。 4)调整拉出值时,同时应兼顾两渡线交叉点O位于菱形交叉中心上方。 复式交分道岔处线岔的调整可参照以上程序调整。 高速接触网检修工艺 无交分线岔的调整 受电弓沿正线高速行驶通过线岔时不与渡线接触线接触,机车从正线驶入渡线时(或从渡线驶入正线),受电弓平稳过渡,不出现钻弓和打弓现象,且接触良好。 为调整定位器限位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