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长城与明长城的比较 4.下列关于“改土归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都采取过的措施 B.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C.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已由流官取代土司 D.改变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状态 西南地区历史上是中国领土 西藏: 元朝:宣政院 明朝: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制度 西南: 秦朝:设桂林郡、象郡 西汉:汉武帝设郡县 唐朝: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元朝:设云南行省 明朝:实行土司制度、设贵州布政使司 清朝:平定“三藩叛乱”,改土归流,设云贵川省 思考:简述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不断加强的 过程。 唐:和亲;会盟。 元朝:设宣政院。 明朝:设卫所;僧官制度。 清朝: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 现代: 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②民主改革、土地改革; ③民族区域自治; ④改革开放; ⑤西部大开发。 五、与台湾 1.1683年:施琅收回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2.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六、疆域 1.四至: 2.行政区划: 3.设理藩院: 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 * 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Ⅰ.特征 : Ⅱ.表现: Ⅲ.原因: Ⅳ.影响: 明清民族关系的特点: ①中央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 ②我国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③各民族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总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阅读课本回答:在明清时期与中央政权发生关系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涉及那些地区? A B C A B C D E F 明清对边疆的统治 蒙 古 新疆 西藏 西南地区 台湾 地理方位: 疆域 台湾 西南地区 西藏 新疆 蒙古 清 明 蒙古族分裂为鞑靼、瓦剌等部 (1)明初:相对安定 (3)明后期:和平友好 明朝与蒙古的关系 (2)明中期:关系紧张 一 、与蒙古的关系 永乐年间:册封鞑靼、瓦剌首领 ①修长城,为防蒙古兵南下,加强边防驻兵 ②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 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明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 明 长 城 秦 长 城 长度 西端 东端 修建目的 名称 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五千多公里 防止蒙古兵 鸭绿江 嘉峪关 六千多公里 南下 明末清初:蒙古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 (1)入关前: (2)入关后: ②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军政大权 ③1771年, 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漠南归属 漠西、北臣服 ①1757年,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原因:沙俄的民族压迫 回归:1771年渥巴锡(乾隆) 意义: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清朝与蒙古的关系 采取 “联蒙制汉”的方针 (08全国.3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2)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12分) (4)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8分) 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 1645年 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 1644年 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一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0年 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 1632年 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徙牧伏尔加河。 1629年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 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 1655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为俄国所阻。 1712年 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尔丹。 1696年 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 1672年 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 1657年 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 1731年 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 1714年 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 1765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