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1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对点训练理.docVIP

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1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对点训练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1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对点训练理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1 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对点训练 理 1.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1,AD=7,AA1=12.一质点从顶点A射向点E(4,3,12), 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第i-1次到第i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Li(i=2,3,4),L1=AE,将线段L1,L2,L3,L4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 答案 C 解析 由对称性知质点经点E反射到平面ABCD的点E1(8,6,0)处.在坐标平面xAy中,直线AE1的方程为y=x,与直线DC的方程y=7联立得F.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E1F=,tan∠E2E1F=tanEAE1=,E2F=E1F·tanE2E1F=4.E2F1=12-4=8.====.故选C. 2.已知e1,e2是空间单位向量,e1·e2=.若空间向量b满足b·e1=2,b·e2=,且对于任意x,yR,|b-(xe1+ye2)|≥|b-(x0e1+y0e2)|=1(x0,y0R),则x0=________,y0=________,|b|=________. 答案 1 2 2 解析 e1,e2是单位向量,e1·e2=,cos〈e1,e2〉=,又0°≤〈e1,e2〉≤180°,〈e1,e2〉=60°.不妨把e1,e2放到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的平面xOy中,设e1=(1,0,0),则e2=,再设=b=(m,n,r),由b·e1=2,b·e2=,得m=2,n=,则b=(2,,r).而xe1+ye2是平面xOy上任一向量,由|b-(xe1+ye2)|≥1知,点B(2,,r)到平面xOy的距离为1,故可得r=1.则b=(2,,1),|b|=2.又由|b-(xe1+ye2)|≥|b-(x0e1+y0e2)|=1知x0e1+y0e2=(2,,0),解得x0=1,y0=2. 3.如下图,已知四棱台ABCD-A1B1C1D1的上、下底面分别是边长为3和6的正方形,A1A=6,且A1A底面ABCD.点P,Q分别在棱DD1,BC上. (1)若P是DD1的中点,证明:AB1PQ; (2)若PQ平面ABB1A1,二面角P-QD-A的余弦值为,求四面体ADPQ的体积. 解 由题设知,AA1,AB,AD两两垂直.以A为坐标原点,AB,AD,A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0,0,0),B1(3,0,6),D(0,6,0),D1(0,3,6),Q(6,m,0),其中m=BQ,0≤m≤6. (1)证明:若P是DD1的中点,则P,=.又=(3,0,6),于是·=18-18=0,所以,即AB1PQ. (2)由题设知,=(6,m-6,0),=(0,-3,6)是平面PQD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设n1=(x,y,z)是平面PQD的一个法向量,则即 取y=6,得n1=(6-m,6,3).又平面AQD的一个法向量是n2=(0,0,1), 所以cos〈n1,n2〉= = =.而二面角P-QD-A的余弦值为,因此=,解得m=4,或m=8(舍去),此时Q(6,4,0). 设=λ(0λ≤1),而=(0,-3,6),由此得点P(0,6-3λ,6λ),所以=(6,3λ-2,-6λ). 因为PQ平面ABB1A1,且平面ABB1A1的一个法向量是n3=(0,1,0),所以·n3=0,即3λ-2=0,亦即λ=,从而P(0,4,4). 于是,将四面体ADPQ视为以ADQ为底面的三棱锥P-ADQ,则其高h=4.故四面体ADPQ的体积V=SADQ·h=××6×6×4=24. 4.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以O为中心的菱形,PO底面ABCD,AB=2,BAD=,M为BC上一点,且BM=,MPAP. (1)求PO的长; (2)求二面角A-PM-C的正弦值. 解 (1)如图,连接AC,BD,因ABCD为菱形, 则AC∩BD=O,且ACBD. 以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因BAD=,故OA=AB·cos=, OB=AB·sin=1, 所以O(0,0,0),A(,0,0),B(0,1,0),C(-,0,0),=(0,1,0),=(-,-1,0). 由BM=,BC=2知,==, 从而=+=, 即M.设P(0,0,a),a0, 则=(-,0,a),=. 因为MPAP,故·=0, 即-+a2=0,所以a=,a=-(舍去),即PO=. (2)由(1)知,=,=,=. 设平面APM的法向量为n1=(x1,y1,z1), 平面PMC的法向量为n2=(x2,y2,z2), 由n1·=0,n1·=0,得 故可取n1=, 由n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