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o5-MPLS和IPRAN交流案例.pptx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联通IPRAN技术交流 山东华辰泰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age 2 1 - 1、MPLS原理 - 2、IPRAN技术探讨 - 3、三大运营商承载方案对比 - 4、中国联通接入路由器技术规范 - 5、 IPRAN 主流设备厂家设备简介 - 6、华辰IPRAN的产品及方案 MPLS物种起源 在MPLS正式出现之前,普通IP路由器的路由算法是最长匹配原则,只能通过软件实现,由于当时处理器速度有限,路由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网络发展要求;为了提高IP路由器的转发速度,先后有多家公司根据ATM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标签的交换路由方案: 1997年,由多家公司联合向IETF提交了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框架及体系结构两个草案文档,它以Cisco公司的Tag交换为基础而又综合各家之长。 MPLS包头结构 通常,MPLS包头有32Bit,其中有: 20Bit用作标签(Label) 3个Bit的EXP, 协议中没有明确,通常用作COS 1个Bit的S,用于标识是否是栈底,表明MPLS的标签可以嵌套。 8个Bit的TTL 理论上,标记栈可以无限嵌套,从而提供无限的业务支持能力。这是MPLS技术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以太网中:使用值是0x8847(单播)和0x8848(组播)来表示承载的是MPLS报文(0800是IP报文) MPLS术语 标签(Label) 是一个比较短的,定长的,通常只具有局部意义的标识,这些标签通常位于数据链路层的数据链路层封装头和三层数据包之间,标签通过绑定过程同FEC相映射。 FEC: 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FEC(转发等价类),是在转发过程中以等价的方式处理的一组数据分组。 LSP: 标签交换通道。一个FEC的数据流,在不同的节点被赋予确定的标签,数据转发按照这些标签进行。数据流所走的路径就是LSP。 LSR: Label Switching Router,LSR是MPLS的网络的核心交换机,它提供标签交换和标签分发功能。 LER: Label Switching Edge Router,在MPLS的网络边缘,进入到MPLS网络的流量由LER分为不同的FEC,并为这些FEC请求相应的标签。它提供流量分类和标签的映射、标签的移除功能。 MPLS北斗七星阵法图 该阵法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设备定义为LER,在IP报文冲阵时负责接收IP报文,查找标签转发表,给IP报文打标签操作(PUSH)在IP报文出阵时对标签报文进行弹出操作(POP),按IP路由进行转发。 内层设备定义为LSR,负责对标签报文进行快速的标签交换操作(SWAP) Page 7 面向连接的两大PTN技术 MPLS的演进:T-MPLS/MPLS-TP (MPLS Transport Profile) 去除MPLS无连接特性(如PHP、LSP Merge、ECMP等)。 增加了SDH like OAM和保护。 T-MPLS=MPLS+OAM-IP 以太网的演进:PBB/PBT(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 去除以太网的无连接特性(如广播、生成树协议、Mac地址学习等)。 利用Mac-In-Mac技术隔离客户信息,提升了网络的可扩展性。 增强了以太网的OAM和保护功能。 Page 8 电信级以太网-- PBT技术 基于MAC-in-MAC 屏蔽了如MAC自学习等以太网功能 面向连接的二层隧道技术 电信级保护、可管理性、扩展性强 问题是: 何时能商用化? 前景不明朗 协议的标准化工作进程相对缓慢 运营商关注度降低(最关注此技术的运营商BT也宣布暂缓对此技术的应用) 产业支持少 Page 9 电信级以太网-- MPLS-TP技术 MPLS的一个子集,去除了与IP无连接业务相关的功能特性 使用传送网的OAM机制,保留了强大的网络安全特性 具有兼容基于分组交换、TDM/波长技术的通用分布控制平面-ASON/GMPLS 具有良好的统计复用功能和完善的QoS机制 MPLS-TP=MPLS-IP+OAM 基于分组 面向连接 具有电信级 OAMPS (SDH-like) 多业务支持能力 (PWE3, VPLS) 协议标准、产业链相对完善 简单而高效的,适用于承载汇聚型接入业务的优良技术 MPLS-TP为目前PTN设备的主流的技术之一 Page 10 2 - 1、MPLS原理 - 2、IPRAN技术探讨 - 3、三大运营商承载方案对比 - 4、中国联通接入路由器技术规范 - 5、 IPRAN 主流设备厂家设备简介 - 6、华辰IPRAN的产品及方案 无线演进带来新需求 MSTP后去向何方? 2 G L T E 2009年 2015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