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青团员: 第四讲 文学作品中的共青团员 (一)、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华北,中华民族各界青年抗日,1936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共青团改造成为广泛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于是各地先后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青年抗日救国团体,推动了青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山西太原的成成中学成为共青团员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典范。 抗日战争初期,成成中学一度成为中共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工委的所在地,党的高级干部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同志都曾在这里居住、工作过,当时的成中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前线的指挥部。“七七”事变后,广大师生响应党的号召,举校从戎,共赴国难,组成六百人的“师生抗日游击队”,转战晋西北,血沃大青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成中历史上最光辉的篇章,被誉为是全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系列电影《成成烽火》就反映了这段辉煌的历史。 一、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青团员: 一、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青团员: 第四讲 文学作品中的共青团员 (一)、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成成烽火—投笔从戎》就真实表现了成成中学广大师生响应党的号召,举校从戎,共赴国难,组成六百人的“师生抗日游击队”的史实。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中共山西工委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奉命进驻太原成成中学。始建于1924年、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成成中学,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抗日斗争的前线指挥部。日军疯狂轰炸太原,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将军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全校师生疏散转移。彭雪枫将军奋不顾身的保护成成中学的学生,赢得成成中学全校师生对于八路军队伍的新的认识,更激发同学们加入八路军抗日救国的决心。成成中学学生田宏声的父亲是国民党山西省政府的秘书长,田家惟一的独苗。为了让独子延续香火,田宏声被父亲派来的家丁绑回了家。田宏声的同窗好友刘振和、孟晓东、严焕景试图决心说服田秘书长,支持儿子投笔从戎,加入八路军抗日救国。田秘书长面前,孟晓东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暴露了贺喜背后真实的目的,刘振和、孟晓东、严焕春三人让田秘书长绑了请出门外抛之于荒野。在田宏声大婚之日,成成中学校长刘延忠、田宏声的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1师三团二营二连连长冯福盛带着征召令来到田府。在民族大义和儿子以死相逼面前,田秘书长只好含泪送儿子田宏声投笔从戎,加入八路军抗日救国。残酷的抗日斗争形势面前,以刘振和、严焕春、田宏声为代表的共青团员,在校长刘延忠的率领下,全校400余名学生投笔从戎,成建制地加入八路军,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大壮举。 一、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青团员: 第四讲 文学作品中的共青团员 第四讲 文学作品中的共青团员 一、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青团员: (二)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共青团员 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 第四讲 文学作品中的共青团员 1942年,乌克兰伏罗希洛夫州顿巴斯矿区的小城克拉斯诺顿陷落在德寇铁蹄之下,该市党政军民有组织地进行疏散和撤退。城郊毕尔沃马伊卡矿村的邬丽娅等共青团员接到了撤退命令。城里的共青团员奥列格、万尼亚也都奉命撤离,但是逃难的人群受阻,只得返回。归途中奥列格找瓦尔柯要求地下党分配任务,这时,留在城里的女报务员、共青团员刘芭前往伏罗希洛夫格勒执行任务。参加了支前工作的谢辽沙刚回到城里,就主动建议和帮助城内市立医院转移了70多名红军伤员。 一、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青团员: 第四讲 文学作品中的共青团员 德国占领者发动突然袭击,逮捕了留在城内的一批党员和干部,在这危急关头,奥列格等都感到共青团员要挺身而出,应该成立受党领导的有纪律的组织和进行有计划的活动。于是,“青年近卫军”正式成立。奥列格任政委,曾经担任过红军指挥员的杜尔根尼奇任指挥员,邬丽娅、万尼亚、谢辽沙、刘芭、莫什柯夫、斯塔霍维奇为委员。 “青年近卫军”的活动日益开展起来。 一、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青团员: 第四讲 文学作品中的共青团员 他们处死叛徒福明,收听苏军战报,散发传单,破坏敌人交通,收集武器,抢救被俘同志,夺取敌人粮食、军装、弹药,追捕德军的散兵,驱散敌人想赶走的牲畜群,反对敌人招募劳工去德国等等。 从10月底起,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等地连战皆捷,形势日益好转。普罗庆柯到伏罗希洛夫州北部地区重新组织游击队,准备迎接红军。 除夕夜,德军逮捕了万尼亚、莫什柯夫和斯塔霍维奇。由于斯塔霍维奇叛变,“青年近卫军”大部分队员以及刘季柯夫等均先后被捕。奥列格等5人奉命撤离,但因未能越过战线,返回城里后也陆续被捕。全体被捕的地下党员和共青团员在狱中进行了英勇悲壮的斗争,直到最后被杀害和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