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系所评鉴与私人兴学自由以真理大学通识课及评鉴结果.ppt
大學系所評鑑與私人興學自由:以真理大學通識課及評鑑結果為例 楊智傑 真理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 大學評鑑 評鑑未通過的處罰 減招 再不合格,停招 真理大學評鑑不合格的原因 通識課程太多 以財法系為例,148畢業學分,52為通識學分(含過去所謂的共同必修) 此乃學習哈佛大學制度,哈佛大學必修換算成台灣128學分,以專門課程約占 60%,通識課程約占40% 的學生最為普遍 真理大學評鑑不合格原因之一 通識課過多擠壓專業課程 通識師資過多擠壓專業師資 評鑑報告 財法系不合格 評鑑報告要求 提出「對於課程之安排,絕對需要考慮減少大部分之必修通識課程,而加重部分之必要法律課程,唯有如此,方能期其轉型並期許有所突破。」 另在詳細說明中,提到該系師生比,「有9位專任教師,1位再職進修,另8位兼任教師,生師比最近統計資料為40比1,略嫌過高。」 疑問 過度指導 是否侵害各校學術自由? 憲法規定 憲法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憲法第162條:「全國公私立之教育文化機關,依法律受國家之監督。 」 教育部強迫大學設共同必修課? 釋字第380號(84/05/26) 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由教育部邀集各大學相關人員共同研訂之。」惟大學法並未授權教育部邀集各大學共同研訂共同必修科目,大學法施行細則所定內容即不得增加大學法所未規定之限制。 教育部強迫大學設共同必修課? 又同條第一項後段「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不及格者不得畢業」之規定,涉及對畢業條件之限制,致使各大學共同必修科目之訂定實質上發生限制畢業之效果,而依大學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及學位授予法第二條、第三條規定,畢業之條件係屬大學自治權範疇。是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二條第一項後段逾越大學法規定,同條第三項未經大學法授權,均與上開憲法意旨不符,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屆滿一年時,失其效力。 教育部強迫大學生上軍訓課 釋字第450號(87/03/27) 大學於上開教學研究相關之範圍內,就其內部組織亦應享有相當程度之自主組織權。各大學如依其自主之決策認有提供學生修習軍訓或護理課程之必要者,自得設置與課程相關之單位,並依法聘任適當之教學人員。惟大學法第十一條第一項第六款及同法施行細則第九條第三項明定大學應設置軍訓室並配置人員,負責軍訓及護理課程之規劃與教學,此一強制性規定,有違憲法保障大學自治之意旨,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屆滿一年時失其效力。 大法官解釋與通識教育 1995年自從釋字380號解釋,教育部不得在規定各大學的共同必修,各校通識課程設計開始多樣化 真理大學也在這一波開放中,開始規劃自己的通識課程 10年後,教育部已經忘記當初為何被宣告違憲,開始透過評鑑制度,指導各校課程設計 美國、德國、台灣對私人興學自由的理解 強迫退場的目的 教育部一般的說詞,大概有三項理由: 一、因為少子化的衝擊,未來學校將收不到學生; 二、學校過多,教育經費有限,稀釋教育資源,使學生平均分到的資源變少; 三、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品質難以控制 理由不充足 一,現在被評鑑不合格的學校,許多都能招收到學生。 二、所謂稀釋教育資源,問題的根結在於教育部先對學費進行管制,假設學費不進行管制,那麼私立學校自己能夠收取較高的學費,不需要靠教育部補助,則根本不會有稀釋教育資源、教育預算不夠分配的問題。而且,若真的稀釋教育資源,則教育部對評鑑認可未通過的學校,只要減少其補助做為懲罰即可,就不會因而浪費教育資源; 三、學生品質不好,業界自己會知道,會挑選任用好品質的學生,不需教育部操心。而且一般商業雜誌都會公布大學排名或相關資訊,提供業者參考,也不需要激烈到直接要求學校退場。 以行政法角度分析 一、法源依據與法律明確性原則 二、最低門檻制與信賴保護原則 三、減招、調招的法律性質 四、評鑑報告的法律性質與救濟制度 法律明確性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1994年大學法修正,開放大學設立,採取「準則主義」,大量大學設立 2005年大學法修正,引進「大學評鑑」,搭配強迫退場機制 停招減招的性質:行政處分附款 1.當初核准設立時,並沒有附款,保留廢止權 2.事後若因為公益或法律變更想廢止原處分 1.重大公共利益 2.需補償 評鑑報告的性質:行政處分? 是否構成獨立之行政處分,而可直接救濟? 就算可直接救濟,行政法院會否說評鑑報告乃屬「專業的判斷餘地」? 美國的評鑑認可制度 美國高等教育的管制非常寬鬆 不作學費管制 不作名額管制 設立容易 提供補助 有評鑑認可制度,但沒有強迫退場機制 美國評鑑認可(accreditation)制度 各評鑑團體自行評鑑,教育部會承認哪些是被承認的評鑑團體 「機構認可」(Institutional Accredit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