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
5.(2015·广东文综,25)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该朝臣反对皇帝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希望利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从侧面强调了中书省的地位和相权的作用,因此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答案 C 6.(2015·四川文综,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不同时期对中书、尚书令权力的描述“西汉为少府属官”“东汉隶属少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可知题干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中书令、尚书令地位的不断提高,故答案为C项。A项中“位尊权重”不符合对少府的表述;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材料体现了“中书、尚书令”权力的发展过程,但无法体现“曲折”。 答案 C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纲要求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提示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考点二 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宰相 ②皇权 考点二 ①“世卿世禄” ②察举 ③家世门第 ④试策 ⑤刺史 ⑥门下省 ⑦按察使司 [巧学妙用] 1.漫说历史——三省六部的运行机制 2.图示解史——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3.图示解史——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考法1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考题1】 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资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资料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丙甲 答案 C (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考试。 (3)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4)选官基础:范围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考法2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题2】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答案 B “斜封墨敕”体现三省六部制不仅服务于皇帝集权,还用政令的程序化运行规则形成以相权对皇权的牵制,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封建官僚体制,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法3 “君尊臣卑”下的皇权与相权 史料一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史料二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宋史》卷131《职官》 1.史料一阐述了唐代官僚机制的运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官僚机制的运行方式的进步性。 提示 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史料二论述了宋代通过分化事权,从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据材料分析,宋代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 提示 设立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一).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总结(二).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8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9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