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某省某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VIP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某省某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行性分析报告建设是分析立项备案可研报告建议书范文格式模板范本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分析,策划方案申报书详细编制方案代项目建议书,建设工程新建改造改扩建拟建厂房生产线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 项目提要 1.1 项目名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某省某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1.2 主管单位:某省农业厅 1.3 建设单位:某省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4项目由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中央决定从2003年到2010年分两步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标准粮田建设是该项目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地处豫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洲”的美誉,是某省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优质专用小麦重点生产县。某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符合《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所要求的各种条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某省农业厅确定为2009年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单位之一。 1.5建设地点:项目涉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全县里的一个乡镇39个村,其中黎阳镇有杨马庄、于林、陈村、城王庄、大理沟、理峪、水峪、西长村等8个村;王庄乡有南苏村、南胡村、东苏村、北苏村、西胡村、大齐村、小滩村、东胡村等8个村;白寺乡有白寺村、王庄村、李庄村、胡庄村、姜营村、郭庄村等6个村;小河镇有任贾店、韩贾店、刘贾店、小雷村、耿潭、张贾店等6个村;屯子镇有小榆柳村、盐土庄、西榆林村、东榆柳村、园上、码头、苏庄、侯胡寨、姬村、七股路、南赵庄等11个村。 1.6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粮田10000亩 1.7 工艺技术方案:按照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和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体系优势的原则,通过田间路、桥(涵)、排灌沟渠整修等完善粮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和平衡施肥等农业新技术,达到提高水、肥利用率,培肥地力,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使项目区耕地达到高产稳产粮田标准,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8主要建设内容: 1.8.1土建工程:生产车间500平方米,成品库和原料库580平方米,简易发酵棚1500平方米,房屋装修改造600平方米,井房65间,3*3平方米/间,共585平方米。 1.8.2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打机井50眼(100米井深140眼,40米井230眼),铺设地埋管道50000米(含出水口),铺设地埋线20000米,整修排水沟渠5000米,新建硬化渠10000米,维修硬化渠道3000米,新建涵洞10座,新建生产桥10座,维修生产桥15座,整修机耕路10000米,整修田间路5000米,植树10000棵,建立标准粮田10000亩。 1.8.3配套设施建设: 1.8.3.1完善配肥站土壤化验及地力监测仪器设备一批,共14台套。 1.8.3.2 在项目区内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包括深耕深松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秸杆还田快速腐熟技术、有机肥沤制施用技术等,推广率达到100%;设立高产创建百亩方一处,探索一条土地高产出、低消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 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 1.10资金来源:中央资金40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5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5万元,县配套资金25万元,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1.11 建设期限:一年,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完成。 1.12 经济和社会效益: 1.12.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亩每年节水40立方米,年节水40万立方,节水按每立方米1.5元计,节水效益60万元;年增产小麦46.5万公斤,增产效益79.05万元;增产玉米52万公斤,增产效益85.28万元;小麦、玉米品质提高,市场售价每公斤分别提高0.1、0.05元,优质优价分别增收51.15万元、28.6万元,优质优价效益79.75万元;平均每亩节肥(纯养分)2.5公斤,年节肥15万公斤,每个纯养分每公斤按4元计,每亩节肥10元,项目区节肥效益10万元;合计项目区新增经济效益314.08万元。 1.12.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示范带动全县粮食作物采用项目区先进技术,产量平均提高8%,增产小麦3137万公斤,增收5332.9万元;增产玉米2268万公斤,增收3719.52万元,两项合计增收效益9052.42万元;年节水3000万吨,节水效益4500万元;年节肥187.5万公斤,节肥效益750万元;年共增加社会效益14302.42万元。通过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技术应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区域灌溉水资源压力,同时减少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农田用水生产效益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粮食增产10%以上。 2.结论与建议 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