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实验》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doc

环境化学实验 实验一 模拟实验测定水的复氧系数 一、目的 1. 掌握大气复氧系数的一种测定方法,增强对复氧概念的理解。 2. 掌握溶解氧的测定方法及对仪器使用 二、简单原理 在污染水体中,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受多种过程控制,其中有物理过程,如大气复氧;也有生化过程,如生物耗氧,藻类放氧等。水中有机物进行生化氧化通过气液界而进入水中,其速率与水体的氧亏值成正比。根据氧亏的质量平衡,可得其平衡式。 式中,D值氧亏值,L为有机物浓度,Dy为包括了底泥耗氧量藻类及其他生物呼吸耗氧及光合作用产氧量等。K1为有机物耗氧分解的耗氧系数,K2是大气复氧系数。 当模拟水体中不存在底泥,并且HgCl2抑制生物耗氧时,则上式变成如下形式: 或 LnD=-K2t+C 由此可求式中K2值 三、步骤概要 1. 往玻璃容器中灌入被测水样,由计数刻度读出水体积往水中加入Na2So3和HgCl2.使水中Na2So3浓度为1%(w/v), HgCl20Mg/l.当水中溶解氧为饱和度的5-10%时,开动鼓风机,计时。模拟复氧过程开始进行。 2. 记录开始时的DO值以及温度,以后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DO和温度。直到水中的DO值达到饱和值的70-80%为止。3. 每次测完DO后将电极头用清水洗净,泡在蒸馏水中,待用。请勿将电极长期泡在被测水样中。 四、 计算 用直线回归计算K2 五、问题讨论 1. 什么是氧亏?本实验中的氧亏值如何计算? 2. 对世界上几十条河的K2值进行过测定,其数值之间大相差百倍,你能对此说明原因吗? 3. 用膜电极法测定水中DO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使用此仪器要注意什么? 实验二 水中颗粒物的沉降曲线 一、目的 掌握自由沉降的实验方法,绘制出颗粒物沉降曲线 学习悬浮物的一种测定方法。 二、原理 自由沉降是稀溶液中悬浮粒子不发生粘合。颗粒间无絮凝倾向、在沉降过程中颗粒物始终保持原有形状和尺寸及比重而独立进行的沉降过程。由于废水中每个颗粒物的形状、尺寸、比重都不尽相同。因此,它们的沉降速度也不同。设取样口的距离为H,沉降时间为tT,则由水面到达取样口的粒子的沉降速度VT=,显然,在沉降时间为tT时,沉降速度大于和等于VT的粒子均到达取样口或管底而被去除。而沉降速度小于VT的粒子,在tT时间时靠近水面的那部分不能沉到取样口,而靠近中下部的粒子有的会沉降到取样口,这部分粒子的去除率和它们在管中的位置h有关。 设沉降速度小于Vt的全部粒子占管中全部粒子的比例为XT,其中某种粒径的颗粒占管中全部粒子的比例为dx。这种粒径的颗粒能被去除的部分占总量的比例为因此,其能被去除的部分占总量的比例为dx将沉降速度小于WT的全部粒子的去除分率累积起来,则有: 由于1-xT是沉降速度大于和等于VT的粒子的去除率。故在tT时间里,总去除率为: 其中的项可由X-V图形的图解积解分求得。由此可求得不同沉降时间里的总去除率。 实验过程 1. 在洗净烘干的7个称量瓶内各放入一张定量滤纸,把相应的瓶盖斜盖上,留出气缝,放入瓷盘中。(a):把瓷盘放入105℃烘箱内烘2小时,到时取出称量瓶,盖严瓶盖后移入干燥器内。放置半小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出称量瓶及其内容物重量。并记录瓶号。 2. 将充分摇匀的废水倒入沉降管中,随后用搅拌器上下抽动,使水样上下均匀。抽出搅拌器,随即用10ml量筒在取样口接收10ml左右前导液,紧接着放出25ml水样到25ml比色管中,并立即计时。10ml前导液弃去,然后在累积沉降时间为4、8、15、30、60、90分钟时取样25ml,备用。每次取样前均需放出10ml前导液。 3. 取出称量后的滤纸,折好,放入布氏漏斗中,并让纸边竖起成墙,开动泵,将第1管试样(其浓度为Co)倒入滤纸中,但滤面高度不能超出纸墙,再用玻璃棒小心把滤纸底部摆平,纸墙紧贴漏斗壁,但切勿弄破滤纸。25ml试液过滤完后,用镊子把滤纸卷起,放入原称量瓶,做记录。再把称量瓶放回瓷盘内,斜盖上瓶盖。依次将全部试样过滤完。然后再按过程1(a)继续操作,数据记入表1中。 数据处理 1. 计算C、X、V,作出X-V图。 2. 在X-V图上取适当的VT值。并求得相应的XT值。根据X-V曲线的形状,选取适当的dx区间,并找出各dx值相应的Vo值。再计算Vodx及和及ET。数据记入表2中。 3. 算出5-6个E值后,再根据VT值算出各ET值所对应的时间t,列于表3中。再由此作出E-t和E-V图。 表1 沉降时间(分) 称量瓶号 瓶+纸重(g) 瓶+纸+沉淀重(g) 沉淀重(g) C(g/l) X=C/CO 表2 VT XT DX Vc V cdx ∑V cdx E 表3 VT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