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 复 1、看着众多莘莘学子的求知目光,他更感责任重大。 2、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2004浙江卷) 3、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2004吉林卷) 4、今天我们学校来了大约一百多位左右参观者。 5、你认真学,今年高考肯定能考至少540分以上。 虚词滥用 1、只会空想的人一切都只会付诸于东流之水。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思,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1999全国题) 3、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域的空白。 4、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表意不明 歧 义 指代不明 词义两可 修饰两可 停顿两可 模棱两可 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它包括歧义和指代不明。 每个句子在特定的语境里都有明确的意思。如果意义不确定,既可作这种理解,又可作那种理解,表达的意思游离不定,于是产生歧义。 歧 义 1、自行车管理员阿伟工作认真负责,今天,他巡视了几遍后,发觉高一(2)班有三辆车没有锁。 锁是名词?动词? 报废?报了发票? 2、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 ——词义两可 3、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04全国卷Ⅰ) 歧 义 4、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05天津卷) 5、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04全国Ⅱ) 6、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元。(04全国) ——停顿两可 ——模棱两可 7、一辆乳黄色和涤红色的电车从身边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可把“和”字改为“夹”字,或在“一辆”后加“漆了”二字 指代不明 例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04全国卷Ⅱ) 例2、忠王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勇敢呢?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 例3、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在句子中出现“这”、“这样”、“那”、“那样”、“此”、“他(她它)”、“他(她它)们”等代词时,我们需确认一下它们所指代的对象是否明确。 文句不但要合乎语法规则,还要合乎事理。有的句子不通顺,并不是语法结构的毛病,而是不合逻辑。不合逻辑指句子使用的概念不清,判断不恰当,推理不合逻辑性等。(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 自相矛盾 概念范围不清 判断不恰当 不合事理 数字表达不正确 【例1】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04江苏卷6D) [析]学生们的种种行为现在已被认可,前面说“允许”,后面说“纠正”。 ——自相矛盾 【例2】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01全国卷5C) [析]“日前”是“几天前”的意思,与“正在”矛盾。 ——自相矛盾 ★对策:看句子中是否有说法不一致的地方、互相冲突的地方。 【例3】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05江西卷6B) [析]“伪科学”这一概念用错了。“戴上……面具”就是表里不一,“伪科学”是“反科学”的,“戴上伪科学的面具”实际上就不是反科学的。应改为“戴上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概念的范围不清 【例4】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04天津卷5D) [析]前面并未提到“余震”,怎能说“再次发生”?“再次发生”当指“地震”。“余震”用错了。(另外,地震、余震都不能可能“防止”。可改为“以防地震再次发生”或“以防发生余震”。) 【例5】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05全国卷I套3B) [析]“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 ★对策:句中涉及一组有关联的概念(如“科学”“反科学”“伪科学”“地震”“余震”)时,看每个概念是否用得正确。 句中有并列短语时,看并列是否恰当。有从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5.1让友谊之树常青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9.2增强生命的韧性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过滤和蒸发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3课时)硝酸的氧化性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的主角-硅(第2课时)硅酸盐和硅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酸雨新人教版必修1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运动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第1课时)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试卷.ppt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了解电路第3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试卷.ppt
- 2016高考成语复习__高考真题版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水的运动规律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第二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12课时)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位因素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5天气与气候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2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灾害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旅游地理3.3旅游景观的欣赏试卷.ppt
- 2016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试卷.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