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世界的伯乐吉路易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世界的伯乐——吉·路易斯 1946年3月23日,美国加州伯克利市寒意仍浓。一位71岁的老人,静静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就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主任、著名化学家兼化学教育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教授(Gilbert·Newton·Lewis,1875~1946)。   路易斯教授安葬的那一天,唁电从世界各地像雪片似的飞到伯克利市。路易斯的亲友、同事和学生们蜂拥而来,加入到为路易斯教授送葬的行列。他的学生:尤里——重氢重水的发现者,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克——超低温化学的应用技术发明者,194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西博格——镎、镅、锔和锫等元素的发现者,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比——用碳14测定历史年代的发明者,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开尔文——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和发现者,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这也许是科学史上最荣耀的送葬队伍之一了。而这一切都缘于路易斯教授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堪称当今化学界最杰出的“伯乐”。   1912年,路易斯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化学系主任时,收了一个年纪较大的研究生,名叫尤里。经路易斯了解,尤里出身于印第安那州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因无力上学,曾去当了3年小学教师,后来才考上蒙大拿大学。毕业以后他改攻化学专业,考上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路易斯的研究生。但是路易斯并不因为尤里年龄大、化学基础较差等不足而看轻他,相反却慧眼独识,认为在尤里身上有着独特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等农家子弟的特色,是一个好苗子。于是,他对待尤里十分亲切。当时路易斯自己正在研究有关氢元素和水的课题,这直接影响了尤里后来的研究方向。果然,在老师的引导和启示下,以后尤里在这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1931年尤里从重水中分离出重氢,荣获193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路易斯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一干就是33年。他担任该校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一直干到70岁才退休。在担任化学系主任期间他教学和研究工作都做得十分出色,那里一时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路易斯十分重视基础教育,他要求化学系的所有教师都要参加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和建设,要求低年级学生必须打好基础,为此他选派一流的教师给低年级学生上课。例如有几年路易斯选派8位正教授给新生上课。路易斯认为这就好像建造万丈高楼必须打好坚实的地基一样,学生只有在低年级时打下扎实的底子,包括实验基本功,才能学好高年级和研究生课程。   路易斯重视化学教育工作还表现在十分支持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他不仅自己带头在美国化学教育杂志上发表有分量的化学教育论文,而且还派出好几名知名教授去领导并编辑美国化学教育杂志。在路易斯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化学教育杂志蒸蒸日上,蜚声国内外,成为一本世界化学教育最有权威的杂志。 路易斯对待研究生更是无微不至。他自始至终都以积极启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方法教育学生,前面讲到的尤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由于路易斯指导有方,教学得法,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虽然路易斯自己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但在他领导和指导的研究生中有5名获得过诺贝尔奖。在整个科学世界里,这是何等的殊荣!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化学家 法国著名化学大师拉瓦锡,是科学的燃烧理论的创立者,他的理论推翻了统治化学界近100年的燃素说,为化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   1743年8月26日,拉瓦锡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一位名律师,家中豪富,从小到良好的教育。18岁考入大学,两年就攻完大学所有的课程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父亲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但拉瓦锡对这种工作毫无趣,他认为法律在节社会和人们的关系中不到像课本上宣传的作用,因为它处处受到权力的干扰,特权彼彼皆是。所以,每天都律师事务所里呆坐着,下班以后匆匆跑回家做化学实验。   拉瓦锡是一位富有科学才能的人,23岁时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内容是解决城市明问题 ,因而获得了金质奖章。这件事促使拉瓦锡下了投身科学的决心,他毅然放弃了律的职位 ,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766年拉瓦锡发表了研究石膏的论文,说明了石膏的化学组成与性质,这篇论文受到专家的重视,拉瓦锡也因此获得了科学院助研的职位。   1771年,拉瓦锡与安娜结婚,当时,安娜只有14周岁,拉瓦锡28岁。拉瓦锡28岁。拉瓦锡夫人非常美丽,又有教养,她非常会给拉瓦锡创造安宁愉快的气氛,目的是让他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拉瓦锡结婚第二年被选为科学院院士,他的第一大贡献是把天平引入了化学研究,开展了化学的定量研究工作,通过这种研究,他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拉瓦锡最杰出的贡献是发现了空气是混合物,氧占总量的1/5,其他是氮和二氧化碳气体。他经详细研究,说明了燃烧机理,证明燃烧是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燃烧过程中,氧气与可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