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终期考核评估表.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终期考核评估表.doc.doc

附件2: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终期考核评估表 姓 名 苗蕾 聘用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从事专业 太阳能材料 研究领域 能源材料 到岗工作时间 2007 年 12 月 获得择优支持年度 2009年 联系电话 020 电子邮件 miaolei@ms.giec.ac.cn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制 说 明 一、请入选者实事求是地填写表中内容。 二、封面中的“入选年度”、“到岗工作时间”必须填写,否则视材料无效。所在单位需在封皮“聘用单位”处加盖单位公章。 三、聘用单位需将人才专项经费的支出使用情况由聘用单位财务部门做出专题报告作为必备附件一并报院。专项经费若存在结余,需专门说明结余原因,并提交结余经费使用计划。同时入选者还需附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工作目标任务书,年度考核等有关材料,获奖证明等相关材料。 研 究 工 作 进 展 总 体 情 况 (包括已完成科学目标、成果在该领域所处地位、发表论文论著、实验室和人才队伍建设、获奖和经费情况) 本人自200年月广州能源研究所工作,年的,在科学研究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的成绩ACS Appl Mater Inter(IF为4.5)和JCR一区期刊J.Mater.Chem.(IF为5.96)上。 (2)创新设计和利用燃烧法制备了超细的钛基纳米颗粒。通过化学调控,得到了热电性能大幅提高的一类过渡金属钛基氧化物热电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制备简单,无毒无污染,成本低廉,具有很高的热电性能和热稳定性。获得了目前n-型过渡金属氧化物中最高的热电转换优值(ZT):0.35@700oC。这种热电材料表现出增强的功率因子的同时明显降低热导率。通过在大型软件Material Studio平台上的CASTEP软件的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的数据,我们提出一种全新的理论解释:由于载流子的非对称迁移导致了功率因子的提高,而我们的化学调控导致了晶格的局部形变,局部形变抑制了部分载流子的迁移,致使空穴的负反馈作用大大消弱,从而能在维持赛贝克系数不变的同时增加电导率。由于经过化学调控的样品包含纳米尺度的结构物,所以热导率也得到明显降低。从而取得了至今为止n型氧化物热电优值的极大值0.35@700oC。已经投稿到美国化学会J. Phys. Chem. C和Energy Environ. Sci.杂志。 图2通过化学调控法制备的热电材料及其热电性能 2.太阳能热电电池示范系统的研发和理论计算 (1)太阳能双联供示范系统。创新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太阳能三(双)联供的新方法,是国际上将热电材料与太阳能利用相结合并进行示范应用的少数几个研究小组之一。该发电方式是继太阳能光伏电池和太阳能热发电之后最具应用价值的太阳能发电新方式,获得了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奖励,国际发明专利已经在美国得到公开。为我国太阳能热电电池推广及太阳能的多样化和高效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该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热发电被认为是太阳能发电的两种主要形式。两种发电方式虽然有着很长的研究历史,但是各有优缺点。太阳能热电电池是新兴的第三种太阳能发电方式,伴随着热电材料转换效率不断被提高,这种发电方式逐渐显示出特色和魅力。通过利用热电转换模块,我们设计并搭建了两种热-电联供系统:500W真空管槽式聚焦热电联供系统(图3)和非聚焦真空管热电联供系统(36根70x2100mm的真空管,可提供300升55度热水和41.3度电)。这些电力可以服务于生活照明和家庭用电。其中槽式聚焦型热电电池系统已经完成了小规模示范工程,规模化工业生产和推广应用正在进行中。 图3:500W真空管槽式聚焦热电联供系统 (2)太阳能热电电池示范系统的理论计算与优化。基于太阳能工程中的能量平衡和热转移理论,构建整个系统的热平衡网络图,通过理论和经验公式计算集热器的集热效率、热转换和热损失效率,从而获取系统整体的太阳能光热转换效率和热电转换效率。继而优化太阳光聚光接收模块、光热转换模块、半导体热温差发电模块、太阳跟踪模块以及复合式冷却模块的结构。示范系统测试得到的实验效率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科学研究的价值。 3.超级绝热材料的研发和技术推广 设计和制备了实用性强的超级绝热冻干胶材料,性能最优的冻干胶的热导率系数为0.0042W/mK。研究和开发了绝热材料的低成本批量制备技术,与企业合作完成了小批量工业化生产。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