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棉混纺织物染整生产实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应注意筛选染料。 4总结 由于细旦涤纶与棉交织服用性能远胜于常规T/C织物,特别是在吸湿透气性的提高上,改善了常规T/C织 物的不足,迎合了消费者回归自然的追求,该产品投放市场后,其超天然的优异性能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加上 交织物经纬异色所形成的变色效果,使产品带上神秘色彩,成为迅速流行的高附加价值的高档服装面料。 亚麻棉混纺织物染整生产实践 华纺股份技术中心 宋勇 王力民 秦志宏 晁金光 张学宝 1前言 随着人们对穿着健康、绿色、舒适的不断追求,纺织品的外在质感和内在保健功能的珠联壁合,已成为服 饰和家纺消费中的新趋势。在这一新潮流新趋势中,有着“绿色织物产品”桂冠和天然保健功能的麻类纺织品呈 现出广阔的前景。其中亚麻织物除具有麻类纺织品共有的挺括、凉爽、吸湿好、不沾皮肤、舒适,端庄的自然风 格等特点外,还具有保健.抑菌、抗静电等多种卫生性能和适用价值,被人们称为“纤维皇后”。以亚麻纤维为 原料制成的亚麻纺织品,因具有其特有的风格和性能。如:卫生性能好、吸湿散热快、透气滑爽、粗犷豪放、色 调柔和、挺括高雅等特点,被当今国际市场视为高档服饰的佳品,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2亚麻纤维性质浅析 亚麻纤维与棉纤维同属纤维素纤维,但两者的化学组成及纤维结构又有明显的区别。 2.1弧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比棉低 13.5—24.9%,木质素比棉高5—6%,脂蜡比棉高0.9~2.8%,果胶、色素含量也较高。 2.2亚麻纤维具有取向度、结晶度、 强力高;伸长小、刚性大等特性。其吸水率比棉纤维低,因而,亚麻纤维染色性能较棉纤维差。 2.3亚麻纤维对化学药剂比较敏感, 耐酸、碱、氧化剂的能力均比棉纤维差,因此,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宜采取较缓和的加工工艺。 3工艺设计 基于以上亚麻纤维的特性,结合公司设备及生产情况制定了如下加工工艺流程:翻缝一烧毛(二正二反)一 轧酶退浆一练漂一烧毛一复漂一丝光一染色一整理一成品 4生产实践 68×38 织物:7×7 63’亚麻棉布(L4/C55) 4.1烧毛 麻类纤维由于Nft--突出,对其纤维成纱包合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织物表面毛羽较长且难去除,一般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二次烧毛。为此,亚麻棉混纺织物采取如下烧毛加工艺流程:第一次烧毛主要烧去原来较长的 茸毛;第二次烧毛安排在复漂前。这样的生产流程可以达到下列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织物经过退浆和煮练后, 织物上某些被浆料粘住的纤毛,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织物因不断受到机械的作用力,使织物上的茸毛重新露出表 面,此时再对织物进行烧毛效果较好;二是便于设备协调和工序之间的衔接。具体工艺及操作要求: 第一次烧毛:原坯缝头平赢坚牢;车速:80~85m/rain;火口;二正二反;灭火;蒸汽灭火;落布要求:均匀、 洁净、无毛柳。 第二次烧毛:车速:85—90m/min;火口;二正二反;灭火;蒸汽灭火;落布要求;均匀、洁净、无毛柳,烧 613 毛效果达4级以上。 4.2退浆 由于亚麻纤维对化学药剂比较敏感。因此,酶退浆是亚麻棉混纺织物安全理想的退浆方法,其退浆效果较 好,同时又不影响织物的手感和强力。 4.2.1退浆的水洗工艺流程 热水洗2格一浸轧酶工作液(多浸一轧)一松堆存放在室温状态下,由于织物上大量浆料.油蜡及杂质的存 在,使其在酶溶液中渗透性很差。为此,采用了2格热水洗之后再对其工作液进行多浸一轧,以达到工作液在织 物内均匀浸透,同时也便干织物轧酶后的保温。 4.2.2工作液组成(g/L) 3—4 BF-7658淀粉酶: ’ 食盐: 9一12 渗透剂: 2—3 4.2.3酶退浆工艺条件 热水洗温度℃ 65—75 轧酶液温度,℃ 55—65 ‘ 轧余,%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