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6 光子晶体光纤及其模拟 一.基本原理 光子晶体光纤又被称为微结构光纤,它的横截面上有较复杂的折射率分布,通常含有不同排列形式的气孔,这些气孔直径一般在波长量级且贯穿整个器件。 1 典型结构(横截面图) 3 实例 模场分布图(带隙光纤) 保偏(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 4 制造原理 (2)拉丝 二 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分析 1.折射率设置 应用软件的周期结构波导排布工具,可以方便地实现光子晶体及光子晶体光纤的排布。 参数设置框 维度及方向含义 一维光子晶体:在一个方向上折射率周期性分布 二维光子晶体:在两个方向上折射率周期性分布 三维光子晶体:在三个方向上折射率周期性分布 光子晶体光纤(XY面折射率周期性分布) Cubic矩形结构 Hexagonal六角结构 Cubic rings 环形矩形结构 Hexagonal rings环形六角结构 L=0,M=3 L=1,M=3 L=2,M=3 组合法创建复杂结构 1.先创建基本单元(存为文件cell.ind) 2 将创建的基本结构作为基本单元 最终结果:蜂窝结构 随机化 X坐标随机化 标准结构 2 模式求解 需要考虑到的光子晶体光纤特点: (1)无限单模特性 当d/Λ0.406时,光纤为单模光纤 归一化频率: (2) 少模特性 当d/Λ=0.406时,光纤能够以较少模式传输 (3).存在泄露损耗 (4) 假模的存在 (a)稳定模式 (b)假模(pseudo mode) (5) 矢量特性 由于组成光子晶体光纤的两种材料(空气\石英)的折射率差大(约为1.45-1=0.45),因此需要采用矢量算法来进行计算。 由理论分析知,其基模实际由沿X和Y方向偏振的两个线偏振模组成,两者是简并的。 知识点: 矢量类型选择 标量法:适用于介电常数在X和Y方向变化很小的情况(弱导) 半矢量法:适用于X和Y方向的场分量没有耦合的情形 全矢量法:考虑X和Y方向场的耦合,适用范围最广。 矢量类型设置 二维波导: 只有半矢量和标量法 三维波导: 半矢量法中TE模指X偏振模,TM模指Y偏振模 矢量设置 矢量设置 矢量设置 例:标量、半矢量、全矢量法得到的模式解 波导结构 a 标量解 b 半矢量解(TE极化-x偏振) c 半矢量解(TM极化-y偏振) d 全矢量解 计算结果比较 以全矢量法结果为参考,比较其它几种方法的结果 不同矢量类型下的误差曲线 计算结果比较 标量解neff=1.447771 误差6.2e-5 半矢量解 (TE极化) neff= 1.447718 误差2.5e-6 (TM极化) neff= 1.447716 误差0.5e-6 全矢量解 neff=1.447719 误差 3.5e-6 (参考解: 1.447715527, 9.546E-10(多极法)) 3 举例 (1) 模式求解 计算由3层空气孔组成,空气孔直径d/Λ=0.4, 周期Λ=5μm纤芯由一个实芯棒组成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式。 [1] 生成波导结构 无需先设置初始对话框,直接先定义波导结构 波导显示 横截面折射率分布 [2] 修改相应参数 2. 空气孔直径width=height=Period*0.40 2. 空气孔直径width、height [3] 初始对话框参数调整 计算工具选择为Beamprop [4] 初始场设置 场类型: 初始场参数: 计算结果 更改模式求解方法为相关函数法 相关函数法计算结果: 修改波导长度L(1024微米? 5240微米) (a)基模 (b) 二阶模 (假模) 损耗计算 (2)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计算 基本原理 有意地引入结构的不对称性,从而获得X和Y方向偏振的基模不同的模场分布和模式有效折射率 分析内容 不同周期下,光纤双折射值的大小 [1] 模拟结构 基本参数:width=Period*.4, 大空气孔的直径width2=Period*.8 初始结构 横截面图 Ctrl+向上/向下键,获得中心一行空气柱 定义变量width2=Period.8,设置与中心相邻的两个空气柱的直径为width2 最终得到的波导结构 计算X方向偏振模(TE极化)的有效折射率曲线 修改相应的设置(偏振方式) 扫描结果(有效折射率曲线) 类似地,计算Y偏振(TM极化)模的有效折射率 双折射计算 双折射定义 B=|neff.TE-neff.TM| 双折射越大,两线性偏振模之间的耦合系数就越小,越有利于偏振态的保持。 采用软件自带的后处理工具对保存的数据的运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