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与教师职业概要
心理学与教师职业
班级:数应一班
姓名:朱峰磐
学号3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简单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
简单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与生物学、或工程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
心理学在教学上的运用
教师的职业特征
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
工作途径言传身教
工作成果是学生全面发展
工作对象是学生
学生对教师的期待:
①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②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③心理辅导员。
④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⑤教育科研人员。
二、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威信的内涵
教师威信指教师表现出的优秀心理品质,对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依赖。
教师威信的作用:
①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其教诲的前提。
②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因而加大了教育的效果。
③有威信的教师被学生视为心目中的榜样。
教师威信的条件:
①中学生很重视“教育作风”、“工作态度”和“教育热情”三方面;
②学生对 “教学能力”、“知识水平”和“思想品质”这三个方面的重视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
教师威信的形成、维持与发展
教师威信的形成:
①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
②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
③师生平等交往;
④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教师威信的维持与发展:
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③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④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的教育能力与发展
教师的能力结构
李绍依等,1985:
①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②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敏锐的观察能力;
④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
申继亮等,1994:
①教师的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②操作能力: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
③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④动力系统:教师应在动力系统的推动下,才能施展各种教育能力进行教育活动
专家型教师的能力的特点
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率
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二、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专业知识
#实践的知识#:如何传授特定学科知识的知识,被称之为“实践的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
组织教材的能力
表现:①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②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及重点,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③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探讨适应学生接受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言语表达能力
组织教学的能力
制定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
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
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
三、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内涵: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内容:(1)课前的计划和准备;(2)课堂的反馈与评价;(3)课堂的调节与控制;(4)课后的反省。
提高技术:
①角色改变技术。
②教学反馈技术。
③现场指导技术。
#微型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程序:
①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如解释的方法和提问的方法等)。
②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指导者说明这种教学行为具有的特征,让新教师能理解要点。
③新教师制定微型教学计划,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实际进行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消防工程质量监理质量评估报告.docx VIP
- JTT 1516-2024 公路工程脚手架与支架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 咨询服务流程与方法.docx VIP
- 乳制品的生产企业应急预案终稿.pdf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易错精选50题(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专题提优训练(北师大版).docx VIP
- 2023-2024年暨南大学352口腔综合考研真题.pdf VIP
-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2024年).doc VIP
- 药品常用知识(共18张PPT).pptx VIP
- 医疗质量管理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原理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完整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