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第3章感觉与知觉概要
心理学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首先通过感知觉。凭借感知觉,我们不仅能充分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更为重要的是,由感知觉所获得的感性认识还为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奠定了基础。就这个意义而言,感知觉是人类关于世界的一切认识的源泉。 人的五种感官与五种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眼睛 耳朵 嘴巴 鼻子 身体 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里的鼻粘膜中的嗅细胞,气味进入鼻腔,刺激嗅细胞,嗅细胞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传至嗅觉的中枢部位,人便产生了嗅觉。 味觉的感受器是舌头表面上的味蕾,味觉是我们吃的食品的味道刺激舌头上的味蕾而形成的。 当人的皮肤受到压力时,皮肤里的神经末梢上的触压感受器就会感受到,从而形成了触觉。 一、感知觉的含义 感觉和知觉都是有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对苹果的颜色、形状或软硬度等的反映),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如苹果这一完整的事物)。 正因为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通常把它们合称为感知。 感觉剥夺实验(意义)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具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 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的现象。 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 心理学上,把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它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所谓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最小刺激量。 人的每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都有两种形式,即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这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示为:E=1/R。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低,反之亦然。 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阈限 差别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dbber)发现,能够被有机体感觉到的刺激强度变化与原刺激强度之比是一个常数。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I为原刺激强度,为可辨别的差值,K为韦伯常数。K值越小,说明差别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对于不同类型的感觉,韦伯常数差别很大。 感受性的变化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 4、感觉掩蔽 1. 感觉适应 (1)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2)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1.感觉适应 (3) 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 (4)适应的一般规律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2.感觉对比 (1)定义: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感觉对比 (2)感觉对比的种类: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图1: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更加明亮一些。 图2:如果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放在红色的背景上则显得带绿色。 3.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定义: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3.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4. 感觉掩蔽 强烈的刺激掩盖住了其他弱刺激,只能感觉到强刺激的现象,就是感觉的掩蔽现象。 飞机————说话 隐藏的六边形 氨水————酒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部控制岗位职责详解.pdf VIP
- (外研版2024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1 作业练习设计.docx
-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oc
- YBT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pdf VIP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移动集团HCIP-云售前解决方案高级工程师培训认证题库.docx
- 印刷行业样品承认书.pdf VIP
- 标准图集-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图集 柱、圈梁、钢拉杆加固分册.pdf VIP
- 采购项目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2021健康照护师复习题库【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