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中离子的测定
水质分析化学:研究水质的分析化学方法及其规律科学。
1、水质分析的任务
鉴定各种用水中的杂质种类和含量是否满足用水要求;
按照用水排水的需要,对水质进行分析,以指导水处理的研究、设计及运行过程;
以及为了环境保护对环境水体进行的水质监测。
一 绪论
2、水质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以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基础进行的分析。
重量分析:通过化学反应,使试样中待测物转化为一 种固定化学组分化合物,通过称量、计算待测物含量。
滴定分析: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至恰好反应完全,根据所加入的标准溶液的量计算待测物含量。
仪器分析:借助仪器,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的分析方法。
3、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直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作用完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这种靠滴定来测定待测物含量的分析,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终点:滴定分析中,常加入一种指示剂,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作为滴定反应刚好完成的指示信号,以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滴定终点(实测值)与化学计量点(理论值)
不一致,由此所造成测定结果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又称终点误差。
4、定量分析中的误差类型: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及其特点;准确度、精密度及其关系;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减小测量 的相对误差;校正系统误差;减小随机误差。
5、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概念和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水质指标的测定
悬浮固形物和溶解固形物的测定
pH值的测定
电导率的测定
浊度的测定
碱度的测定
硬度的测定
总铁量的测定
溶解氧的测定
化学耗氧量测定
氯化物的测定
亚硫酸盐的测定
磷酸盐的测定
水中主要离子
阴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和氢氧根,氯离子,硫酸根、硫离子;
阳离子:钾、钙、钠、镁、锶、钡、铁离子、铵根离子。
1、碳酸根、碳酸氢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二 水中阴离子测定
(1)方法原理:第一步在待测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标准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8.3),此时OH-被中和完,CO32-只被中和为HCO3- ;第二步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标准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PH3.8),此时溶液中原有的HCO3-和第一步由CO32-生成的HCO3- 全被中和为CO32-。由标准酸的两次用量可分别求得土壤中CO32- 和 HCO3-的含量。
(2)试剂的配制
酚酞指示剂溶液:称取0.1g酚酞溶于100mL 90%乙醇中。
甲基橙指示剂溶液:称取0.1g甲基橙溶于100mL 60%乙醇中。
碳酸钠标准溶液:C(Na2CO3)=0.0125mol/L:称取1.3249g(于250℃烘干4h)的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溶于少量无二氧化碳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保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1、碳酸根、碳酸氢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盐酸标淮溶液C(HCl)=0.0250mol/L:移取2.1mL浓盐酸,并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按下述方法标定:
准确移取25.00mL碳酸钠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约100mL,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由橙黄色刚变成橙红色,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用量(V)。
(2)试剂的配制
(3)滴定步骤
吸取50~10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4滴酚酞指示剂,摇匀。当溶液呈红色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刚褪到无色,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用量(V1)。若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无色,则不需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可接着进行第2项操作。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摇匀。继续用盐酸标淮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为止,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用量(V2)。
(3)分析判断
盐酸滴定体积
碳酸氢根
碳酸根
氢氧根
V1=0
V2
0
0
V1<V2
V2-V1
V1
0
V1=V2
0
V1
0
V1>V2
0
V2
V1–V2
V2=0
0
0
V1
(4)计算
当V1=0 时:
当V1<V2时:
当V1=V2时:
当V1>V2时:
当V2=0时:
取样体积
滴定浓度
滴定体积
浓度范围
100 mL
0.025 mol/L
2~10 mL
30~150 mg/L
50 mL
0.025 mol/L
5~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供电技术第四版-答案.ppt
- 幻灯片版式与背景设计答案.ppt
- 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2015.06.12答案.ppt
- 其他模具简介答案.ppt
- 科学《地震》答案.ppt
- 环氧树脂结构与性能答案.ppt
- 其他几种现场总线答案.ppt
- 科视(Shrinked)-方案答案.ppt
- 环氧磷化电镀技术答案.ppt
- 共产儿童团歌(简谱)答案.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