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原理实验复习
内容
1
2
3
吸收实验
干燥实验
精馏实验
一 吸收实验
目的
流程及仪表
原理-
数据处理
实验步骤
1.1 实验目的
了解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
的影响;
了解气相色谱仪和六通阀在线检测CO2浓度和测量方法;
1.2 原理
测定参数: L’(L/h) G’ (m3/h) y1 y2 T水 T气
测量仪表 :
气相色谱
转子流量计
Pt铂热电阻
查m
1.3 实验流程
1.4 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流程及弄清气相色谱仪及其配套仪器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及风机电源开关;
(3)开启进水总阀,使水的流量达到400l/h左右。让水进入填料塔润湿填料。
(4)塔底液封控制:仔细调节阀门2的开度,使塔底液位缓慢地在一段区间内变化,以免塔底液封过高溢满或过低而泄气。
(5)打开CO2钢瓶总阀,并缓慢调节钢瓶的减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关方向与普通阀门的开关方向相反,顺时针为开,逆时针为关),使其压力稳定在0.2Mpa左右;
(6)仔细调节空气流量阀至2m3/h,并调节CO2调节转子流量计的流量,使其稳定在100l/h;
(7)仔细调节尾气放空阀的开度,直至塔中压力稳定在实验值;
(8)待塔操作稳定后,读取各流量计的读数及通过温度数显表、压力表读取各温度、压力,通过六通阀在线进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出塔顶、塔底气相组成;
(9)增大水流量值至500 l/h~800 l/h,重复步骤(6)(7)(8)。
(10)实验完毕,关闭CO2钢瓶总阀,再关闭风机电源开关、关闭仪表电源开关,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场地。
1.5 思考题
1)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液封高度如何计算?
2)测定Kxa有什么工程意义?
3)为什么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
4)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
二 精馏实验
目的
流程及仪表
原理-
数据处理
实验步骤
2.1 实验目的
1).了解连续精馏塔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2).掌握连续精馏塔全回流的操作方法。
3).学会板式精馏塔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的测定方法。
4).学会填料精馏塔全回流时的等板高度的测定方法。
5).了解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2.2 原理
1)全塔效率ET
全塔效率
ET=NT/NP
理论塔板数
实际塔板数
全塔效率简单反映了塔内塔板的平均效率,它反映了塔板结构、物系性质、操作状况对塔分离能力的影响,一般由实验测定。
NT如何得到?
2)等板高度 HETP
HETP=Z/NT
2.3 实验装置
2.4 实验步骤
配制浓度16%~19%(用酒精比重计测)的料液加入釜中,至釜容积的2/3处。
检查各阀门位置,启动仪表电源,再启动电加热管电源,先用手动(电压为150V)给釜液缓缓升温,10分钟后再转向自动档(电压为220V),若发现液沫夹带过量时,可拨至手动档,电压调至150—180V。
塔釜加热开始后,打开冷凝器的冷却水阀门,流量调至400l/h左右,使蒸汽全部冷凝实现全回流。
当塔顶温度、回流量和塔釜温度稳定后,分别取塔顶浓度XD和塔釜浓度XW,后进行色谱分析。
2.5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全回流塔顶Xd=89.46 wt.%;塔底:Xw=1.518 wt.%;
实验结果:Nt=5.67; ET=0.292
或者 HETP=1/5.67=0.176
2.6 思考题
1)测定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总板效率(或等板高度)与单板效率时各需测几个参数?取样位置在何处?
全回流时测得板式塔上第n、n-1层液相组成,如何求得xn*?部分回流时,又如何求xn* ?
2)在全回流时,测得板式塔上第n、n-1层液相组成后,能否求出第n层塔板上的以气相组成变化表示的单板效率?
3)查取进料液的汽化潜热时定性温度取何值?
4)若测得单板效率超过100%,作何解释?
三 干燥实验
目的
流程及仪表
原理-
数据处理
实验步骤
3.1 实验目的
1) 熟悉常压洞道式(厢式)干燥器的构造和操作;
2) 测定在恒定干燥条件(即热空气温度、湿度、流速不变、物料与气流的接触方式不变)下的湿物料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3) 测定该物料的临界湿含量X0;
4) 学会有关测量和控制仪表的使用方法。
3.2 实验原理
单位时间被干燥物料的单位表面上除去的水分量称为干燥速率,即 kg/(m2s)
需测参数:(t,w) I (t, Δw)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ICC护士进修汇报心得ppt.pptx
- 一次性使用止血套环产品技术要求北京中诺恒康生物科技.docx
- Q/GDW 13238.3—2018 10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第3部分:10kV三芯电力电缆-专用技术规范).pdf
- 佛山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x VIP
- 〖地理〗亚洲及欧洲——河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24).ppt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15章全,共400页).ppt
- 绿城企业文化系列读本绿城管理者论.doc
- 2025年轻人文娱消费趋势图鉴.docx VIP
- GBT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pdf VIP
-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早期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