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在救灾过程中发现的难以解释的实践问题: 为什么低瓦斯区域火灾会引起瓦斯爆炸; 为什么鸡西矿业集团公司一条巷道两端是煤巷,中间60米是岩巷、无可燃物的情况下,火从左端煤巷蔓延至右端煤巷; 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火区会出现多个火源的现象。 3.矿井外因火灾燃烧特性 3.1***富燃料燃烧和富氧燃烧(p14) *高温(1000℃)、大量高温气体流向下风侧 *形成再生火源(跳蛙现象) *产生爆炸隐患 *引起风流紊乱(逆转、形成爆炸预混气体) 3.2 富燃料火灾的危险、燃烧条件及控制 控制 富燃料火灾 条件 危险 液体燃料、量大、供氧不足(停、减风,巷塌)、空气预热温度高、断面小 *减少火势:及时灭火、下风侧洒水 *一般不能停风、减风,特别是忽然停、减风 *条件许可时注惰气 *火风压--节流作用和上浮作用(定义) *低、微风的火源--烟流逆向蔓延 *火源的顺风蔓延:井下风速下,火源蔓延速度与风速成正比 4. 煤吸附氧气的能力—启封火区复燃 *煤→常温吸附氧 *封闭火区→大气和煤堆内氧浓度→阴燃现象 矿井火灾燃烧蔓延特征 1500 100 IDLH (立即威胁生命) 400 25 STEL (短期) 50 5 TLV (8小时无危害) CO ppm HCl ppm 5.*输送机胶带燃烧特性及产物-特殊危险性(p57) 传感器选择(p60) 燃烧三阶段 煤升温出现冒烟燃烧 煤与胶带混合燃烧阶段 煤明火燃烧初期阶段 必须及时报警 *危险性大 燃烧初期,HCl比CO更早出现 HCl比CO的毒性大10倍以上 胶带火灾常发生在进风区 6. 火灾风流紊乱现象(p30) 风流逆转 浮力+节流 机械风压,巷道全断面风流反向 风流逆退 浮力+节流→巷道纵横断面温度和压力差。新风顺风向从巷底流入,热烟流沿巷顶流出。 风流滚退 由节流、温度和压力差引起 浮力作用方向朝上;节流作用与风流流向相反,一般情况下,节流作用比浮力作用小得多。 浮力作用 节流作用 机械风压 上山 浮力作用 节流作用 机械风压 下山(1) 风向 浮力作用 节流作用 机械风压 下山(2) 风向 上、下山火灾风流逆转情况不同 上山火灾—风向一般不变 下山中小火灾—风流逆转后风向变化频繁 火势大的下山火灾—风流逆转后风向较稳定 火源位置对下山风流方向影响 7. 矿井反风-灾变通风 为防止灾害扩大和抢救人员的需要而采取的迅速倒转风流方向的措施 矿井反风注意事项(欧美国家反对反风) 遵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反风演习应注意井下各区域的供风量变化、瓦斯浓度以及对火区和采空区气体的影响。 注意反风后影响区域人员的通讯联系和撤退。 平常对井下人员进行反风知识的教育。 反风-撤人-侦察-直接灭火的正确顺序 8. 外因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外因火灾救灾特点: 火势发展迅猛,时间紧迫性 黄金救援期短(几十分钟),对预防的要求严 反风的可能性:反风的意义(进风区)和复杂性的制约(进风区人员、对采空区和老火区的影响),与直接灭火、反风培训教育及与紧急避险系统的配合; 次生灾害:爆炸和中毒 1).xx省xx防备煤矿有限公司“7.6”火灾 2011年7月6日18时45分许,防备煤矿有限公司井下-255米水平运输下山底部车场一台空气压缩机着火,引燃铁棚背板和煤炭,井下91名人员正在作业,其中63人安全升井,事故区域28名矿工被困遇难 ,7月10日,3名枣庄煤矿救护队员因体力不支殉职 ; 该矿为区属煤矿,低瓦斯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6万吨,去年6月完成技术改造,将年产能扩至15万吨,去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证照齐全。 2) xxxx集团aijiagou煤矿 “2.28”火灾事故 2013年2月28日20时左右,因井下750水平进风石门处空压机着火引燃木棚发生火灾,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13人在抢修作业, 已致12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1人失踪,兼并整合矿井 ,年产量6万吨。 后采用反风措施救援,井下大火仍未熄灭。 违反规定仍使用明令淘汰的滑片式压风机; 违规在机电硐室使用可燃材料支护(架棚木支护,且使用荆条刹顶背帮); 安全意识淡薄,不落实安全管理规定。 第四章 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避难硐室 1. 《防突规定》102条 0908 突出煤层采区设置避难所(含工作面500m) 不少于0.5m2 15人, 饮用水、隔离自救器和直通调度室电话 《紧急避险暂行规定》11.02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应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 永久(1.0米2)面积,20~100人 年限不小于5年 临时(0.9米2) 10~40人 不大于5年 《煤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单元民族学的源流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ppt
- 我国政务B站号传播效果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 VIP
- DB15T 3962.7-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7部分:水泥灰岩行业.pdf VIP
- 高中语文统编版下册《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联读 (1).pptx
- 一种D-手性肌醇的制备方法.pdf VIP
- 辽宁省2024学年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 跨境电商平台的财务管理策略.docx VIP
- 合规性评价报告(2025年).docx
- 【英语试卷+答案】2024年宁德市4月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pdf VIP
- 2025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纪委监委招聘合同制辅助人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