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进展,时间轴,问题分析、技术方案,讨论,已完成初步方案;推动厂商实现。 重点突出;同厂商私有接口,要解决异厂商需要进一步研究 * * * 1.PUCCH、RBCH等其他控制信道的资源调度单位,也简单介绍一下 * 主要应用的是模式2、3、7 Offset的物理意义是时间差。这个时间差,需要在两个系统临频共存时配置一下。 举例来说,临频共存时,两个系统首先需要引用同一个时钟源(如一个GPS)。然后配置一下TD-LTE的帧起始时间为例如12:00 a.m.整以及后续每10ms的整数倍。接下来,需要配置TD-S的帧起始时间为(12:00+1.025ms) a.m.以及后续每10ms的整数倍。 两个的总时长都是5ms, * 黄色为下行,蓝色为上行。 TD-S的物理小区ID共128个,就是对应128个扰码的。 TD-S的C-ID应该是一个高层逻辑概念,和这里的物理ID完全不同且不关联。C-ID应该是全球唯一的,供RNC和核心网找到特定小区用的(如连接建立时或切换时) * 时域位置是5MS还是10MS,待确定 解调门限为北邮仿真结果。 PBCH不受限; PCFICH,用户数有关; 以上下行2:2,10ms调度一次,PDCCH占一个OFDM symbol为例: 每个symbol的CCE个数 =(1200-12-16-400)/ 36 =21 10ms内共有6个下行symbol(4个下行子帧中的,2个dwpts中的) 21*6=126 然后根据占用不同CCE个数的用户比例,确定10ms可以调度的用户数。 PUCCH承载的用户数: 用户如果需要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话,就要用PUCCH的RB(上面说的RB pair),图中同一个颜色的两个RB就是一个PUCCH RB pair。另外我们在计算上行容量的时候不是也要说清楚PUCCH的配置吗?就是诸如“PDSCH96个RB,PUCCH 4个RB”这样的说法。 那么假如给PUCCH配置了4个RB,能不能够小区内所有连接态UE传输上行数据?首先UE可以进行码分复用,共用这4个。实在用不够了,UE可以把控制信令也放在PUSCH上传输。 1、TD-S中通过上行Midamble码实现beamforming 2、信道估计是解调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信道估计获得了信道信息后才能进行解调。信道估计还可以 preamble码为接入信道的前导码。用于随机接入过程中。(在LTE、Wimax和WLAN中都有这个概念) 就是UE发送给基站,说明自己需要接入的第一个信号.每个基站(小区)有64个。具体的根序列通过SIB通知UE 搞清楚SC-FDMA与OFDMA的区别~ PBCH发射有充分的冗余,确保UE肯定能解出PBCH PDCCH因为和PDSCH不在同时发(因为在不同的symbol上),所以不存在功率抢占的问题。都是43dBm. 基于X2口的切换-1 两个eNB之间切换,MME不变,切换命令同eNB内部切换,携带的信息内容也一致 移动性管理 切换 切换准备 切换执行 信令流程 切换准备 UE Source eNB Target eNB Target S - GW MME Source S - GW UL / DL Data 1 .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 on ( Measure Control ) 2 .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 on Complete 3 . MeasurementReport 4 . Handover Request 5 . Handover Request Ack 6 .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 on ( Handover Command ) 7 . Random Access and RRC 连接建立 8 . SN Status Tranfer Data Forwarding Buffered DL Data UL Data 切换执行 9 .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 mplete ( Handover Confirm ) 基于X2口的切换-2 两个eNB之间切换,MME不变 移动性管理 切换 切换完成 信令流程 * 异厂商设备间负载均衡应用场景及需求 基本方式:利用F频段与D频段的设备在同一站址下进行同心圆组网 应用场景:考虑到F频段覆盖能力较强,主要应用于连续组网,保证基本覆盖;D频段可以应用于热点地区吸收容量,达到分层覆盖的目的; 关键技术-负载均衡:不同设备通过X2接口交互负载信息,从而在不同基站间达到负载平衡的目的,以满足网络容量及kpi指标的要求 同覆盖组网方式 异厂商设备间负载均衡研究主要目的 负载均衡基本过程分为负载评估、负载信息交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