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共性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与自主创新战略.pdfVIP

加强共性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与自主创新战略.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共性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与自主创新战略.pdf

叩尹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巍 加强共性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与自主创新战略 林尚扬1杜兵z (1.机械科学研究院2.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摘 要:焊接是装备制造业中应用最广的共性技术,并成为制造业中的关键加工手段,在国家重大工程 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世界最大的焊接大国。但是我国焊接生产中 应用的关键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严重依赖外国进口,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产品不多,而且总 体研发、创新水平和速度都不高。要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必须加强 包括焊接在内的共性技术创新。 关键词:共性技术焊接创新 1.装备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焊接是装备制造业中应用最广的共性技术,并成为制造业中的关键加工手段,几乎所有的产品,从几十 万吨巨轮到不足1克的微电子元件,在生产制造中都不同程度地应用焊接技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可 靠性和寿命以及生产的成本、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 我国2005年钢产量达到3.49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钢材生产与消费国,而焊接结构的用钢量也突破1. 3亿吨,相当于美国一年的钢产量,成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焊接钢结构制造国。 从2005年我国完成的一些标志性工程来看,焊接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三峡水利枢纽的水电装备 就是一套庞大的焊接系统,包括导水管、蜗壳、转轮、大轴、发电机机座等,其中马氏体不锈钢转轮直径10. 个转轮的焊接需要用12吨焊丝,耗时4个多月。神舟6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 巨大进步,其中两名航天员活动的返回舱和轨道舱都是铝合金的焊接结构,而焊接接头的气密性和变形控 制是焊接制造的关键。2005年底由第一重型机械集团为神华公司制造的我国第一个煤直接液化装置的加氢 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技术,每条环焊缝需连续焊接5天。西气东输的管线长4000km, 是我国第一条高强钢(x70)大直径长输管线,所用的螺旋钢管和直缝钢管全部是板一焊形式的焊接管。2005 年我国造船的总吨位达到1212万吨,占世界造船总量的17%,居于日、韩之后,稳居世界第三位,正向年产 吨不锈钢化学品船,都是我国造船界的骄傲。这些大型结构都是我国焊接制造的最大、最重、最长、最高、最 厚、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产品。由此可见,焊接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 一4一 i畸≠—晰 -≯ 麓2006·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论文集 用。 从“十一五”规划的二十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项目可以看出,在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超超临界 火力发电机组成套设备、高水头超大容量水电机组、大型抽水蓄能机组、30一60万瓦级循环硫化床(CFB)锅 炉的成套技术装备、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百万吨级大型对苯二甲酸成套设备、大型煤制气成套设 备、大型煤矿综合采掘成套技术与装备以及时速300公里等级高速动车组成套设备中,焊接制造都是关键 制造工艺之一。 2.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2.1行业技术现状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先后自行研制、开发和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焊接设备、技 术和材料。目前国际上在生产中已经采用的成熟焊接方法与装备,在我国也都有所应用,只是应用的深度和 广度有所不同而已。我国的制造企业已经在采用诸如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激光钎焊和激光切割、激光与 电弧复合热源焊接、单丝或双丝窄间隙埋弧焊、4丝高速埋弧焊、双丝脉冲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接、精细 等离子弧切割、水射流切割、数控切割系统、机器人焊接系统、焊接柔性生产线(w—FMS),表面张力过渡焊接 电源(Srrr)和全数字化焊接电源等。甚至目前在国际上比较热门的搅拌摩擦焊技术,也已经应用到产品的生 产上。我国的焊接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也不容忽视。 总的来看,我国2004年的焊接材料生产总量达到210万吨,比美国、13本、德国三国焊接材料产量的总 和还多,但是其中手工焊接用的焊条产量占75%,各种机械化、自动化焊接用焊丝占25%,焊接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