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的运动与养生.ppt
* 什麼是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即是運用精油(單方或複方),依照不同的使用方式(按摩、沐浴、吸入、蒸氣吸入、噴霧、皮膚保養、護髮等)搭配使用劑量、使用部位與手法來調理身體,以及平衡精神、情緒或養生保健。 其原理是精油經由鼻子吸入而刺激嗅覺器官,由此傳到腦中控制情緒的區域,影響人的情緒反應。 2008/01/04 十總穴 2008/01/04 * * 十總穴 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內關心胸胃、脅肋用支溝 婦科三陰交、安胎公孫求 外傷陽陵泉、阿是不可缺 2008/01/04 * 頭項尋列缺(LU7) 手太陰肺經 列,排列;缺,缺陷,古代稱閃電和天際裂縫為列缺。手太陰脈從這裏別走手陽明脈。本穴位於橈骨莖突上方凹陷處。如天際之裂縫。 2008/01/04 * 面口合谷收(LI4) 手陽明大腸經 合,結合;谷,山谷。穴在第1、2掌骨之間,局部呈山谷樣凹陷。 2008/01/04 * 肚腹三里留(ST36) 足陽明胃經 足,下肢;三,基數詞;里,古代有以里為寸之說。穴在下肢位於膝下3寸。 2008/01/04 * 腰背委中求(BL40) 足太陽膀胱經 委,彎曲;中,中間。穴在膕窩橫紋中點。 2008/01/04 * 內關心胸胃(PC6) 手厥陰心包絡經 內,內外之內;關,關隘。穴在前臂內側要處,猶如關隘。 2008/01/04 * 脅肋用支溝(SJ6) 手少陽三焦經 支,通肢;溝,溝渠。在此指上肢,穴在上肢尺橈骨間溝中。 2008/01/04 * 婦科三陰交(SP6) 足太陰脾經 三陰,指足三陰經;交,交會。此係脾、肝、腎三陰經之交會穴。 2008/01/04 * 安胎公孫求(SP4) 足太陰脾經 公,有通的意思;孫,孫絡,在此特指絡脈。脾經之絡脈是從此通向胃經。 2008/01/04 * 外傷陽陵泉(GB34) 足少陽膽經 陽,陰陽之陽;陵,丘陵;泉,泉水。外為陽,膝外側腓骨小頭隆起如陵。穴在其下陷中,猶如水泉。 2008/01/04 * 阿是不可缺 2008/01/04 2008/01/04 * 祝您身體健康 2008/03/05 講義 * 中醫養生 穴位保健按摩 長庚醫院 桃園分院 中醫骨傷科 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 講師 中華民國中醫傷科醫學會 理事 桃園縣中醫師公會 理事 羅明江 醫師 2008.03.05 2008/01/04 *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少林養生十二法 陳立夫先生養生之道 王永慶先生毛巾操 拍手功 易筋經 五禽戲 太極拳 氣功 2008/01/04 * 陳立夫先生養生之道 四十八字養生真訣 養身在動,養心在靜 飲食有節,起居有時 物熟始食,水沸始飲 多食果菜,少食肉類 頭部宜冷,足部宜暖 知足常樂,無求常安 2008/01/04 * 陳立夫先生養生習慣 清晨五點半起床,先沐浴再用早餐,散步500到1000步。 自我按摩健身法,就是在沐浴時,從頭頂到腳心,全身各處,(包括眼睛、太陽穴、耳朵、鼻子、齒顎、頸、胸腹、腰、攝護腺、膝和腳底)水沖到那裡,就用兩手心在此部位按摩100下。 每次需時約40分鐘。 用水的溫熱力量以及皮膚的摩擦促進週身血液循環。 對養心養性的見解誠為《內經》所說: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2008/01/04 * 百歲人瑞養生共性 養德:道德、品德、修養。心胸開闊,樂觀豁達,不計貧富,不懷恩怨,甘於淡泊,修身養性。 養性:性格開朗平和,少生氣,心胸豁達,少爭執,厚道,不計較。 親情:身心上的愉悅、幸福、滿足感。家人朋友。 自律:生活或行為上的自律。新疆,超過百歲人瑞,都有儉樸穩定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活動:腦要用,體要動。美國研究20位百歲人瑞:鎮靜幽默,節制飲食,經常忙碌,足夠休息。 環境:山清水秀,空氣清新。 from 管恩聚 2008/01/04 *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 西魏時出生,相傳他活到141歲。 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百家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山拜會,名噪一時。 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2008/01/04 * 千金方的養生保健觀 重視養性: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依時攝養: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推崇食養與食療食養:以補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達到抗衰延壽,調治疾病。 靜養與運動兼顧:既主張靜養,又強調運動 行往坐臥,言談語笑,寢食造次之間,能行不妄失者,則可延年益壽矣。 2008/01/04 *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實做 髮常梳 目常運 齒常叩 漱玉津 耳常鼓 面常洗 頭常搖 腰常擺
文档评论(0)